大力转型基本面却难见起色 高鑫零售的增长故事不被买账?
今年来家乐福中国已接连关闭了上百家门店,且有关家乐福超市购物卡使用受限制的问题屡见报端。
卖场业态日渐式微,无怪乎即便是兼具了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先发优势的高鑫零售,亦无法依靠内生增长来平抑业绩的波动。
或许也正是因为此,高鑫零售的应对举措依然是加大力度转型,通过发力线上以及改造线下门店来打开新的增长格局。
根据公司的财报,2023财年高鑫零售意欲迭代升级四大战略,并将商品力纳入集团的核心策略。展开而言,高鑫零售新的战略的落脚点覆盖了商品力、线下体验中心、线上履约中心以及多业态四个维度。
逐个来看,商品力意指让顾客来买大润发的“菜”;线下体验中心指的是让顾客“爱生活,逛大润发”;线上履约中心则追求为顾客提供稳定性的品质、体验和服务;多业态即中润发的拓展和M会员店的尝试,以此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高鑫零售的转型之路恐怕算不上是一片坦途。首先以中润发为例,作为大润发的低门槛延伸,其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不足,且亦需要面对即时电商、社区团购以及各个平台的带货主播的竞争,发展潜力犹未可知。
而同样被寄予厚望的M会员店,恐怕也需要更长时间的打磨才有望形成竞争力。现阶段,仓储式会员店风头正劲,相比之下,M会员店不论是从供应链还是市场知名度,均与山姆等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尚未形成鲜明的自身特色及竞争优势的背景下,高鑫零售若想在会员店领域[*]出一片天,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盈利边际改善抵不住收入一路下滑,而展望后市亦似乎讲不出多动听的增长故事,多重打击之下高鑫零售股价节节败退也在情理之中了。对于高鑫零售而言,在基本面颓势得以扭转之前,公司的二级市场表现或许将很难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