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街道:村企联谊 筑起乡村振兴 “ 红色联盟 ”
近年来,陈桥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企业发展,企业反哺助推乡村振兴”的理念,着力打造“红色企盟”党建品牌,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经营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推行“党员聚在企业中,农民富在产业上”发展模式,推动企业资本、技术、市场与乡村资源、生态、治理互补互促,筑起乡村振兴“红色联盟”。
创新互动形式,构筑紧密联结“共同体”
面对农村空心、农户空巢,企业腾笼换凤、转型升级的新挑战,街道组建“红色企盟”党员志愿服务队,由村书记担任组长,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村党员干部定期到企业“敲门”,探索“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共建互赢”的村企共建新模式,实现企业与村集体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为解决村企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的难题,街道将党员活动室建设在就近的企业内,用活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红色阵地,实现阵地共用、资源共享。同时,把辖区的“两新”组织党员聚集起来,依托“云上微党课”“固定学习日”等党员教育载体,通过党课联讲、党日联动等方式,开展联合学习活动12次,党课联讲4场次,激发村企党员队伍活力。
凝聚项目引力,激活村级发展“动力源”
街道党工委坚持“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当好村民的勤务员”服务理念,着力做好“两种经济”。持续优化“厂区经济”,通过现场察看、座谈交流了解企业困难,为企业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招商引资等出谋划策,支持帮助辖区传统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使企业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对于有招聘需求的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本村农民,积极吸纳本村农村劳动力就业,以村企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辖区纺织服装企业为赋闲在家的村民提供线余元。持续优化“大棚经济”。依托果蔬种植产业优势,采取“支部+企业+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帮助村民增收,实现家门口就业。大力发展蔬菜、瓜果等特色产业,通过青年党员直播带货、举办葡萄采摘节等方式解除疫情带来的滞销风险,同比销售额增长50余万元,为果农解了燃眉之急。
共谋民生实事,齐心合力共拧“一股绳”
今年初,街道在“红色企盟”党建联盟的基础上,设立“企盟爱心基金”,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联合开展慰问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支持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村企利用“企盟爱心基金”开展慰问贫困户活动,累积慰问困难群众55人,发放慰问资金5万元。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赠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为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重要力量。“企盟爱心基金”牵头人张李军表示,村两委和村企业党组织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用好这笔爱心款,继续把“爱心基金”的蛋糕做大,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助学、助医、助残等公益活动,让“红色企盟”真正成为群众信任的“爱心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