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蓄聚高水平发展强大动力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创新是发展的最大动力。近年来,平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新赛道”,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氛围,厚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土壤,紧盯科技平台建设、科创企业孵化、创新要素聚焦等方面,坚定创新自信,坚持创新道路,使创新驱动成为平湖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为平湖高水平发展按下“快进键”,平湖智创园、毛军发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重大科技平台;中科健齿华东创新中心项目等高科技产业……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成果与项目在平湖生根发芽,给予平湖发展的源泉与源源不断的动力。
平湖是一片崇尚创新、富于创新的热土,是一块尊重人才、吸纳人才的宝地。今年,平湖科技创新氛围进一步浓厚,先后出台了《平湖市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平湖市科创企业贷款支持实施办法》等政策,不断推动科技政策落地,给予企业制度、资金等方面的有力支撑,目前已完成全年科发资金兑付,累计1.196亿元。同时,平湖还通过数字化,赋予平湖更贴心的科技创新环境。近年来,平湖全面推进“海外工程师全周期服务”、外国人来华“一件事”联办服务、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等数字化场景建设,以科技的手段服务科技创新,让平湖的科技含量持续走高。
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力保障。今年9月,平湖实施了最新的人才政策,以“广纳天下英才”的姿态,积极打造“来得了、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人才发展环境。同时,平湖还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推动院地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让越来越多的人才与科研项目在平湖实现双赢。今年平湖与浙工大研究院开展技术对接活动13次。而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则累计引入国家级人才6人,引入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引入省级人才2人,培育省级人才2人,培育平湖市领军人才1人。此外,加强科技人才培育,积极做好人才申报工作,今年平湖市入选国万创新人才1人,这也是嘉兴第一个企业国万创新人才。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更是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位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创新为驱动,是国内唯一的集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氢燃料电池以及核心零部件电堆、膜电极、催化剂、金属双极板等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公司,为汽车、发电站等平台提供氢能源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样位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纳狮新材料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科技创新之路,逐渐迎来质变,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产品也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新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服务客户约1万家。今年,平湖持续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加强企业培育库建设,加大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力度,深入企业开展排摸调研,强化各级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培育指导。今年以来,平湖新增嘉兴市级研发中心25家、嘉兴市级重点实验室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