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2%!钙钛矿电池效率再破纪录 行业设备交付潮涌动
。
总体来说,钙钛矿降本增效空间较晶硅更大,也被看作光伏的“明日之星”。
今年初仁烁光能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29%,打破团队去年6月创造的28%世界纪录;此外,德国柏林亥姆霍兹中心科学家声称已研发出一种钙钛矿/硅串联太阳电池,认证效率突破32.5%。
从提效端来说,单结钙钛矿理论效率33%,远高于晶硅的29.4%,长期看,叠层将进一步打开效率天花板,双结/三结理论效率高达45%/49%,产业端已有企业开始布局。
从降本端来看,券商预计钙钛矿极限成本可降至0.6-0.7元/W,为晶硅极限成本的60-70%。预计当钙钛矿达到效率18%、寿命15年时LCOE即可基本打平晶硅,大规模量产将开始具备商业化条件。远期钙钛矿效率达到25%,寿命15年时LCOE将降至0.24元/W左右,较晶硅更优。
眼下,钙钛矿尚处于从0到1阶段。不过中金证券均指出,行业产业化进展明显加速,预计今年钙钛矿业内中试线MW,同比增长近两倍;而今年在百兆瓦产线进度领跑的多家公司也有GW级扩产计划,上半年有望启动业内首批GW级产能的建设及招标活动,推动全国钙钛矿产业规模实现量变。
图钙钛矿头部公司产线月,
落实到具体投资方向上,华泰证券认为,从业绩释放顺序看:
新技术发展初期,设备商有望最先受益,国内设备商已陆续完成出货交付;其次是TCO玻璃/POE胶膜等辅材厂商:最后是电池厂,2024-2025年能够低成本大规模量产后,领先电池厂将享有超额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设备也是多家券商看好的受益环节,堪称“产业规模量变重点”。浙商证券数据显示,目前百兆瓦级产线MW,单GW设备投资额近10亿元;未来成熟后单GW设备投资额有望向5亿元左右争取。
从发展可预见性看,分析师认为短期辅材确定性最高,中期设备商由于技术路径未定风险机遇并存,长期看电池厂掌握know-how,同时布局电池+整线设备的玩家最具投资价值。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A股中已布局钙钛矿的公司包括: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说钙钛矿理论效率及理论成本优势明显,但仍有多个核心瓶颈亟待解决,包括:
产业化膜层均匀性难以保证、电池死区不可避免,导致大面积制备的钙钛矿效率损失严重;同时,离子键结构的钙钛矿溶液易分解、对外界干扰敏感,/组件容易衰减,产品寿命远弱于晶硅电池。
设备厂商此前也提醒,因钙钛矿型电池属于新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尚处于研发之中,尚未形成完全成熟的生产工艺,该技术是否能够获得突破形成规模应用和何时形成规模应用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