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券商扎堆举行春季策略会:看好未来两三个月风险偏好急升
本周,包括国泰君安证券、东吴证券、开源证券、国联证券、民生证券等5家券商,“扎堆”召开春季策略会。其中,国泰君安证券等4家机构,均表达了对上半年A股市场行情的看好,仅民生证券1家相对偏谨慎。
具体而言,国泰君安证券指出,随着政策、经济等方面不确定性的逐渐消失,今年将是中牛市,整个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在未来两三个月有望出现急剧抬升。
2023年牛市的力量主要来自疫情、政策、经济等方面不确定性的正在逐渐消失,因此今年A股市场主要的动力不是来自盈利端的EPS、ROE、成长性等,而是来自风险评价的下行和风险偏好的上升。
中国经济环比恢复和政策信心上升,让全球资本提高了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特别是在上半年,这种风险偏好上升,叠加充沛的流动性,为股票市场上涨提供动能。
站在当下,A股满足历届持续性较长的“春季躁动”年份的同性特征。一方面,其基本面在国内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试图提前兑现该年一季度向好的财报预期。另一方面,估值在低通胀、低利率环境下,借风险偏好及剩余流动性回升之力,亦将走出底部明显扩张的态势。同时,对比2021年,既不存在驱动力减弱,也不存在高贴现率背景下的估值约束。
展望后市,国内方面,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看有很多因素,但是中短期仍然需要考虑债务扩张的主导部门问题。当下中国的货币乘数高于全球一般水平,“宽货币”本就不是“宽信用”的对立,日本、美国经验指示要么一场冲击带来巨大的波动让央行突破原有范式,要么用一个更漫长的过程迎接更长时间的估值收缩。
海外方面,在通胀出现回落而全球投资者交易宽松和弱美元后,不得不关注未来这一趋势的回摆。从最终走向来看,美国通胀与增长的关系正呈现出更多70年代的特征,劳动力、资源的瓶颈越发明显。最终的结果,或许是这一环境的持续让美元的长期购买力下降,资产定价中长期通胀预期趋势性上行,这一时刻或许会在6月前后通胀回落到3.5%到4.5%区间时被市场定价,通胀型衰退的路径将充满波动,而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美元走弱和商品计价上升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