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镇丨丰收了!“青黄”变奏的启示

2022-12-25 07:31:59

  11月1日,辛庄镇平墅村2600亩水稻开镰收割。对于当地而言,这次秋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近三十年来,这片土地上第一次迎来水稻丰收。经过现场实测,样本地块产量喜人。常熟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副站长赵品恒表示:“平均亩产在630公斤左右,这个‘退草还田’的田块实割测产平均产量达到了651.5公斤。”

  时间倒推到3年前,同样这片土地上,却是另一番景象。辛庄,素有“草皮之乡”的美誉。截至2020年7月,辛庄镇草皮产业覆盖了1万多亩良田,年产值超过6000万元,从业人员2000多人,成为苏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草皮产区。辛庄镇副镇长陈伟忠说:“曾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然而,低投入、高收益的草皮种植背后,却是越欠越多的生态账。“卖草的同时,也是在卖土”,辛庄镇平墅村村委会副主任朱毅告诉土地是家国之根,粮食是家国之基。2019年,常熟市决定全面推进“退草还田”。平墅村成为第一个试点。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俞翔说:“为了耕地的安全,为了可持续发展,‘退草还田’势在必行。”

  如何在生态账和经济账间做好平衡?平墅村当即成立了“红色领地”耕地保护行动支部。顶着巨大压力,村干部一户户上门。老党员李清元了解情况后,带头将草皮铲除。种草大户王正元看到了种粮的前景,主动承包了800亩水稻田,改做种粮大户。村里按照每亩850元的标准对农户进行补贴,同时引导他们积极转型。辛庄镇副镇长陈伟忠说:”土地流转到村委会,然后政府进行高标准的农田建设,建成以后发包给种粮大户和农业公司。原来种草的富余劳动力也可以到农业公司去打工。”退草,初见成效,还田,加速推进。尽快修复土壤有机肥力,成为重中之重。“进行一轮深翻耕,定量的有机肥,重新设置自动化灌溉管道”,辛庄镇平墅村村委会副主任朱毅说。

  2020年6月,平墅村第一批农户签定土地流转合同。2020年底,2600亩草皮地实现“退草还田”。2021年5月,退出来的土地开始深翻深耕。2021年底,全面完成2600亩耕地高标准农田改造。2022年5月,试种1000亩小麦成功。2022年10月,2600亩水稻迎来丰收。“利用合作社的优势,推出我们平墅村的品牌大米,然后也发展乡村游,来反哺村民收入”,辛庄镇平墅村村委会副主任朱毅说。“明年的线年时间,做到应退尽退”,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俞翔说,“明年的线年时间,做到应退尽退。”

  苏州是经济强市,也是鱼米之乡。多年来,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年,苏州出台《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将“粮食产量稳定度”纳入相关考核体系首项指标。近三年来,常熟市粮食种植面积年均提升2%以上。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草皮多一点、少一点,是经济问题;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政治问题,是安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认为:“从原来的单纯的算经济账,过渡到了我们要算生态账、政治账、子孙账、可持续账,它是一个多重的贡献。”

  接下来,辛庄镇将坚持“应退尽退”原则,持续推进“退草还田”工作,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

  相关文件

下一篇:新冠“烧没了”玻尿酸?专家称高烧会加速吸收代谢
上一篇:七里沟街道:开展“扫黄打非”主题宣传活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