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买入内资砸盘(外资抄底买入38亿是哪家公司)

2022-12-18 08:14:30

  北向资金月内净流入超400亿创6个月新高 外资抄底滞涨股(名单)

  数据统计,截至11月28日,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2721.68亿元,其中沪股通1626.58亿元,深股通1095.10亿元。11月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410.05亿元,创6个月新高,其中沪股通累计净买入276.15亿元,深股通累计净买入133.90亿元。

   北向资金净流入额创6个月新高

   从周资金流向看,除上周小幅近流出21.97亿以外,11月各周北向资金均实现近流入,其中截至11月2日当周净流入金额高达346.33亿元,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分析认为,这与此前政策暖风频吹以及“减税”预期有关。

   从11月外资的行业配置情况来看,食品饮料、金融、医药是其青睐的前三大行业,“喝酒吃药”的避险特征仍较为明显,其中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五粮液、恒瑞医药均获得外资积极增持。

   净流入行业分布

   飞科电器、益丰药房、春秋航空、莱克电气、老白干酒、广信股份、上海机场、四方科技等北向资金持股占流通A股比例下降超过2%,比如飞科电器的持股数量由963.44万股降至170.80万股,益丰药房持股量由2328.10万股降1812.34万股,叠加限售股解禁因素,持股比例下降较多。

   外资也已经成为股市与债市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最新央行调查统计司披露到9月底的数据测算,目前QFII和RQFII使用额度总额约为6900亿人民币,陆股通北上资金累计流入6107亿人民币,按流通市值计算A股中外资持股占比为3.4%,按自由流通市值计算A股中外资持股占比约7%,海通证券预测,假设未来7年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资持股占比(按自由流通市值计算,下同)从目前的7%提高到15%。则长期看外资有望给A股带来约2.76万亿的增量资金,按7年计平均每年约4000亿的增量资金,保守看亦有3000亿的增量资金。外资持续流入将改变A股生态,将降低市场波动率,强化龙头效应。

   数据显示,在11月北向资金加仓力度明显的个股中,华联控股、通威股份、新纶科技分别实现了23%、32%和26%的涨幅。以通威股份为例,北向资金持股比例从月初的0.66%升至2.45%。华联控股持股比例也由0.18%升至2.67%。

   月内加仓力度居前的个股

   北向资金加仓幅度居前,11月份不少公司股价仍下跌,我们选股持仓比例提升0.3%以上的公司,情况如下:

   北向资金加仓股价仍下跌的公司

   (文章外资到底买了哪些股票?

  外资是非常聪明的资金,这些外资都是去布局一些A股市场的优质股票,最典型的就是A股市场的白马股,外资在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度。

  外资出现天量抢筹码,买入金额最多的股票是比如有以下股票,具体名单如下:贵州茅台、东方雨虹、北方稀土、阳关电源、隆基股份等,这以上五只个股是在过去5月份,被外资金买入最大金额的股票名单。

  当然外资既然有买入,必然是有卖出,他们肯定是要进行调仓换股的,根据数据统计,过去5月份被卖出卖出金额最多的股票如下:东方财富、中国平安、华友钴业、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等这五只股票就是短期被外资抛售量最大的股票,遭受到外资减仓。

  总之外资在A股市场是非常聪明的,其实这些外资很多都是带马甲的,意思就是内陆资金转了一个弯就是变成外资了。

  外资为什么每次都能精准抄底,同时也是精准逃顶,难道这些外资真的有这么神吗?其实不然,这些外资都是带马甲的,所以外资才能影响A股市场的走势,一个80多万亿市值的股票市场,能被那些几百亿,几千亿的资金决定市场的走势吗?

  总之我们作为个人投资者,不要去关心外资在哪里,外资买了什么股票,这些都是没用的,他们是神出鬼没的,等散户都已经知道他们进来了,也许他们就开始出货了,根本没有必要去跟外资炒股,不然亏得一塌糊涂。

  其实A股市场很多外资都是带马甲的,也就是从内陆资金兜一弯就是成了外资。不然这些外资又怎么可能会非常精准的操作,每次都能精准的逃顶,同时每次也能精准的抄底,难道外资真能神不知鬼不觉吗?其实不然,这些外资当中很多是内陆资金,才会对咱们A股有深入了解。

  风险提示:以上个股仅回答问题所用,不构成个股买卖建议,自行买卖盈亏自负。

  外资开始抄底房地产!这意味着什么?

  外资开始抄底房地产!这意味着如下的内容。

  一、外资开始抄底房地产

  有外国的媒体报道,美国最大的地产公司——黑石,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将近500亿美元的资金,也就是3600亿人民币。加拿大博枫资产投资公司,将在上海新江湾板块购买出租住房项目,把“blinq博邻”作为中高档长租公寓品牌。

  美国高盛与森瑶中国联合宣布,首期将投入6.75亿美元,用于新的工业、物流、冷链等新基建项目的收购、开发和运营。新加坡凯德房地产公司在杭州钱塘区以15亿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块大约40亩的住宅用地。

  二、外资炒房意味着外资对抗美元加息

  外资炒房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购买风险较低的长期投资,这些投资大多位于一线、二线城市的中心地带,具有升值空间。

  然后,利用自身的经营手段,将商品的价值修复、增值,等价值恢复之后,就可以迅速卖掉,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就是外资抄底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内在逻辑。

  其实,这也是一种“货币游戏”,外国投资者这么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买进国内的固定资产,这更多的是一种外资的“避险动作”,通过在大陆上买入高质量的资产,来抵御美元的大幅加息,确保自己的资产不贬值。

  三、外资炒房炒的是现金流

  外资炒房以商业、物流、租赁、产业园为主,几乎没有住宅类项目,其实就是炒的现金流。

  所以,外资的投入都是投入现金流,收回现金流,而不会进入住宅这类变现慢的项目,所以,大家切勿窃喜,中国的住宅类房地产项目还有增长的空间,房屋只住不炒的基调从来没有变过。

  中国平安“抄底”汇丰银行,再次成为第一大股东,释放什么信号?

  说到汇丰银行,在2019年之前,应该很多人都不了解这家银行,毕竟其在国内的布局网点较少,不过,自其构陷华为的事件被曝光以来,汇丰银行就频频登上热搜榜,大部分国人或多或少都过听过这家“披着羊皮的狼”的银行了。

  因取消2020年度的分红计划,损害小股东利益;以及构陷华为,破坏市场有序竞争,成为市场弃儿,再加上疫情因素及洗钱风波的影响,2020年以来,汇丰业绩表现一塌糊涂,8月3日,汇丰银行对外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19.77亿美元,同比下降76.8%,每股基本盈利0.1美元,同比跌76.2%,受此影响,汇丰银行的股价也是一路下滑,目前其股价已经是近二十五年来的最低值,相比于年初下跌超过50%。

  不过就在汇丰被市场逐步抛弃的时刻,中国平安“出手”了,拉了汇丰银行的股价一把。9月26日,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9月23日中国平安耗资3亿再度增持汇丰,最新持股比例增至8%,再度跻身汇丰第一大股东,超越贝莱德的7.14%。资料显示,平安上次出手,已是2018年11月1日,当时以平均价65.1153港买入537.56万股,持股增至7.01%。

  汇丰与平安的相爱相杀

  对于汇丰与平安的目前的交手来看,平安的表现可谓是节节败退!

  2002年,汇丰认购了平安10%股份,耗资6亿美元(约人民币50亿元),这是当时国内金融业最大一笔外资入股,从此平安与汇丰就成为了最铁的合作伙伴,甚至双方还合资设立了多家企业(如共同合作建立了亚洲最大、代表国际最先进水平的综合金融后援)。

  2012年12月,出于自身战略调整,汇丰将其所持有平安股份全部转出,该交易为汇丰赚取了数百亿的利润,被认为是汇丰最成功的的投资之一;看到汇丰持股自身的股价大赚,平安银行也坐不住了,2015年12月,平安集团通过港股通持续净买入汇丰控股,一度成为汇丰最大的股东,但这笔投资不仅没让平安赚到钱,反而被认是平安集团最差投资之一,因为按照目前的股价,中国平安投资汇丰银行至今至少浮亏362亿。

  平安为什么接手?

  追涨杀跌是股市里常见的一种情况,但平安集团却反其道而行,在汇丰股价大跌的情况下,抄底进入,再次成为汇丰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很多人对平安集团的行为不理解,确实,站在家国角度上来看,其实不应该去接手汇丰银行,让他跌到没人愿意在购买,成为类似中石油的废票最好。

  不过作为一家企业,平安集团要的只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汇丰股价大跌的时候,平安进入,在我看来,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抄底”(当然不一定是抄底,因为平安没有吃进的话,股价可能还会继续下跌),既稳住了汇丰的股票继续下跌,平安原持有的股票损失没有进一步扩大,而且可以降低公司平均持仓成本;二是平安银行非常看到汇丰的未来,认定汇丰未来的股价可以继续大涨回来,所以平安不怕吃进汇丰的股票;三是自从2002年以来,平安与汇丰就紧密的合作在一起了,两者甚至还合资设立企业,一旦汇丰倒下,平安的损失巨大,所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平安也会尽其最大的努力拯救汇丰银行,这既是救汇丰,也是为其自身利益考虑!

下一篇:仙游县:“三星共创”激活末端管理
上一篇:以茶为媒爱老助老 萧山区敬老茶会举行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