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台”托起“大民生” 大溪人大助推代表群众新“联”心
“以前联络站的活动主要依托每周‘选民接待日’,但选民来访不多,人气不旺。”日前,在大溪镇南城人大代表联络站,该站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为进一步让联络站“活”起来,连日来,大溪镇人大以基层单元建设为契机,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创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以“联”字当头,有效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选民进站少,就要探索创新“走出去”。如今,大溪镇每月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固定活动日已基本满足选民接待需求,因此将每周一、三的固定接待改为下沉,由联络站自行分组来到村居、学校、企业,广听民声、深访民情,把被动听取群众呼声要求和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结合起来。
“这种方式效果很好,除了能帮助选民办实事,还能加强与群众的贴心交流。”当地联络站一名市级人大代表说道。对于收集的一般性问题,大溪镇各人大代表联络站会在一周内予以答复,复杂问题则由联络站约请相关部门予以会商解决。自今年6月份开展下沉活动以来,大溪镇人大共收集问题90件,目前已顺利解决78件。
群众的“金点子”是政府治理的“金钥匙”。为激发群众踊跃参与、积极建言,进一步提高民意征集的科学性和广泛性,大溪镇人大还将征集民意的平台搬至户外及人流密集的地方。乐畔桃夏四记园是大溪唯一一个村级游乐园,也是今年3月该镇人大创新打造的人大主题公园所在地,人流量大。大溪镇人大在此设立民意征集点,开展2023年镇民生实事初选项目海选,将评选出群众呼声最高的10个项目供政府参考,从而实现更广泛、更主动的开门问计、倾听民意。
同时,联络站高度关注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多措并举,架好政府与选民之间的连心桥。代表在过程中,遇到能现场协调的问题就当场联系相关责任部门予以解决,需要流转办理的,则通过扫描“代表码”“联络站码”,在“大溪镇智慧人大平台”上进行线上流转交办,让数据在线上“跑起来”,形成交办督办、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
自今年5月份以来,“大溪镇智慧人大平台”共收到民情民意494条,目前已办结462条。通过数字赋能,逐步积累民情民意大数据,有效梳理汇集闭会期间的意见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随着代表联系群众的走深走实,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越来越广泛充分,代表植根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不断凸显。下一步,大溪镇人大将紧紧围绕省人大“联、商、督、促、智”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基层单元的凝聚力、感知力,让“小平台”更好地托起“大民生”,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