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发展前景预测分析(长安汽车发展前景预测)
长安汽车:2019四季度走出低谷,2020重返高峰还差多远?
曾经的“自主一哥”——长安汽车,在经历长时间销量、净利润持续下滑的考验之后,随着长安福特和自主版块复苏,长安汽车业绩在2020年或有望改善。
事件回顾:
1月7日,长安汽车(SZ:000625)发布“未经过本公司审计师确认2019年12月销量及2020年销量目标”公告。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最后一个月,长安汽车销量为19.37万辆,同比增长31%。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长安汽车2019年少有的单月同比“大涨”。
至此,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达到176万辆,较2018年减少15.16%,这与长安汽车2019年246万辆销量目标相差甚远,完成度仅为71.54%。不过,四季度销量回暖,让人看到长安汽车强劲复苏势头。
「数据
1月8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报收10.97元/股,上涨2.52%;1月9日,该公司股价继续上涨0.09%,报收10.98元。
关注焦点:
作为前中国自主品牌“一哥”,近几年长安汽车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板块,较长一段时间让长安汽车感到苦恼,资本市场对长安汽车也是非常失望。尤其是长安PSA寿终正寝,也让长安汽车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不过,近期长安汽车自主板块乘用车强劲复苏,合资公司长安福特有回暖迹象,给长安汽车以希望。该公司股价从2019年10月21日的阶段性低点7.08元/股,已涨至11元左右,涨幅近55%。
K线解析:
回到企业本身,汽车K线将具体分析长安汽车销量业绩情况,并从中总结2019,并展望该公司2020发展情况。
一、从2019年12月销量构成来看,长安自主品牌依然走势强劲。当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实现销量15万辆,同比劲升35%,表现“回暖”,但2019年全年整体销量同比下滑7.84%,没能守住“防线”,凸显出其仍面对较大挑战。
「数据
当然,瑕不掩瑜,长安汽车正在“走出泥潭”,是一件对中国品牌整体发展的利好消息。
二、2019年12月,长安自主旗下几款重点SUV车型更新换代之后开始发力。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CS75热销2.86万辆,同比大增287.5%,其中CS75 PLUS单月就突破2万辆大关。CS75系列车型全年销售超过19万辆,达到19.32万辆,同比增长38%。
长安CS35系列车型12月达到1.63万辆,同比增长20.8%;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4.17万辆,同比增长7.8%。长安CS55系列12月销量同样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11万辆,同比增长32%;全年累计销售11.22万辆。
去年1-12月,上述3款SUV销量累计达到44.71万辆,占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销量52.63%。由此可见,SUV是长安销量的最大贡献者,这与投放多款畅销车型PLUS系列不无关系。
此外,轿车方面,逸动系列12月销量达1.03万辆,同比增长97.9%;全年累计销售12.4万辆。
三、长安福特系列实现止跌企稳,单月销量首次正增长,2019年12月销售1.8万辆,同比微增0.66%,扭转此前持续下滑的势头。去年12 月,福特锐际上市,并获得不错的订单量;根据长安福特加速计划,2021年前将投放至少18 款新车,预计2020年长福将推出多款新车型。
「数据
四、长安马自达去年12月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9.2%,实现稳步爬坡。不过,汽车K线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马自达终端价格促销所致,2020年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数据
五、2019年最后一天,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公司于2019年12月30日,与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PSA)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转让价16.3亿元。数据显示,2019年1-9月份长安PSA累计亏损22亿元。
该交易完成后将大幅减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长安PSA出售完成能够减少公司亏损点,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对长安汽车2020年无疑是利好。
六、在新能源方面,长安汽车则陷入泥潭。目前并不得知其整体销量数据,但是结合此前情况来看,长安新能源在2019年的整体销量并不乐观。
相比吉利、长城、广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等企业,长安新能源板块与之差距逐渐扩大。
七、总体来看,长安汽车2019年主要亮点为CS75 PLUS热销,长安福特止跌。不过,对长安汽车而言,这股势头能否持续,仍需要2020年新产品加入后的表现来判定。
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业绩回暖之后,各大证券投行机构纷纷迅速做出反应,整体来看,券商机构对于长安汽车持乐观态度。
华泰证券、华创证券、西南证券、东方证券、华西证券等分别给予了该股“买入”或“增持”评级。
本文2020年,长安汽车定了个增长8%的“小目标”,底气何在?
2020年,下行压力叠加新冠疫情影响,车市负增长已成行业共识。这样的背景下,广汽集团将销售目标由增长8%下调至3%,长城更是下调至低于2019年水平的102万辆,其他多数企业也都做好了“保守”预估。此时,长安汽车2020年产销增长8%的目标就显得格外醒目。那么,它的自信哪里来的?
日前,长安汽车发布了其2019年的业绩报告及2020年一季报。报告显示,2019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05.95亿元,同比增长6.48%;营业利润-21.07亿元,同比下滑946.0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26.47亿元,同比下滑488.81%。
据悉,这是长安汽车自1997年上市2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自2016年净利润实现102.85亿元的高峰后,仅3年时间,长安汽车就迎来了“至暗时刻”。
合资板块拖累,2019年亏损26.47亿
财报显示,2019年,长安汽车实现年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15.16%;年产量179.74万辆,同比减少10.08%;市场占有率6.83%,同比减少0.56%。
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长安汽车解释是受到了汽车市场下行和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影响。其中,合资公司持续疲软是主要原因。
一度为长安汽车贡献近80%净利润的长安福特,2019年销量仅为18.4万辆,同比下滑51.3%;长安马自达也只有13.4万辆,同比下滑19.7%。
从2017年开始,长安福特逐年下滑。尤其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跌超50%,对于长安汽车的营收表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长安马自达近两年也分别下滑了13.41%和19.66%。
此外,受补贴退坡影响,长安新能源去年的营业收入仅38.18亿元,净亏损4.8亿元,同样也成为长安汽车的业绩拖累。
但即使如此,对于2020年,长安汽车依然保持乐观态度。长安汽车表示,2020年的经营目标是力争实现汽车产销超191万辆,相比2019年销量增加8%。
长安福特重新崛起,自主板块强势回弹
乐观的理由在于,长安汽车自主板块正在强势回弹,此外,长安福特也有望重新崛起。
财报显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长安汽车实现了营业收入254.8 亿元,同比增长54.9%,环比增长67.2%,实现归母净利润0.15 亿元。
其中,长安自主品牌的单车收入在四季度达到6.76 万元,环比提升约1.1 万元,单车毛利明显改善。福特品牌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单车收入14.87万元,与上半年的16.05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但单车亏损仅0.98万元,相比上半年的亏损1.03 万元有所收窄。
随着一系列PLUS车型上市,长安自主板块的表现有了明显回升。2020年,长安汽车将推出超过6款新车,包括备受期待的UNI-T,以及新款CS55 PLUS和内部代号为CD569的中大型SUV等等,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单车利润。同时,长安汽车还将通过提高通用化率,进一步实现成本控制。
另一方面,长安福特全新SUV、福特探险者、锐际1.5T,以及林肯旗下的冒险家、飞行家等等,都将很快到来,它们的上市也将大幅提升长安福特的盈利能力。
疫情之后,随着全国各地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陆续出台,长安汽车有望实现销售业绩改善。
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实现新车销售30.31万辆,同比下降32.12%,完成经营目标的15.81%。营收方面,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5.64亿元,同比下降27.8%,但明显好于行业平均。归母净利润6.3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亏损20.96亿元相比,实现大幅扭亏。
但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扭亏主要是由于长安新能源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所带来的22亿元当期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变卖”资产所致,算不上真正的主营业务收入。
据报道指出,2019年12月3日,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的新能源科技公司股权比例由100%下降为48.9546%,丧失控股权,而其产生的净利润22.91亿元将计入2020财年。
另据了解,2019年12月30日,长安汽车还与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PSA的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该交易的转让价格为16.3亿元,预计将对合并报表产生13.52亿元的税前利润增加,预计产生的利润同样将计入交易完成后的会计期间,即2020年。
车市下行压力巨大,长安汽车负重前行
2020年,受下行压力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汽车市场负增长几成定数。
3月初,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如果国家层面没有强有力的刺激政策,车市负增长的幅度将进一步扩大。为此,他将2020年的销售预期下调为-8%,低于2019年末预期的增长1%,也低于2月份预估的-5%。
与之相对,其他机构与行业人士的预测则更为悲观。穆迪与罗兰贝格认为,2020年中国车市销量将下降约10%;上汽大众销售与执行副总经理贾鸣镝则认为会下降10%-15%,麦肯锡预计将减少15%。
这样的背景下,长安汽车要逆势实现8%的正增长显然将压力重重。
不过,制定这样的目标对于长安汽车来说或许也有一丝无奈。2018年,长安汽车提出“第三次创业”,当时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意气风发地表示:“放宽外资股比、下调进口关税,汽车产业与市场环境前所未有变化,这是大机遇与大挑战融合的时代。只有洞见趋势,方可加速向前。”
根据第三次创业战略,长安汽车提出“一个核心+四大转型“的发展思路:以创新为驱动,将效率打造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四大转型,即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从提供产品+服务向提供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
此外,长安汽车也将重新梳理品牌架构,形成长安乘用车、新建中高端乘用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四大品牌。并将2020年的集团销量目标指向4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要占246万辆,实现国内第一、全球第十二,新能源车35万辆,排名行业第一梯队。
然而如今来看,这样的宏伟目标显然不可能实现。
从2016年的305.8万辆,2017年的287.2万辆,2018年的213.78万辆,到2019年的176万辆,长安汽车已经连续三年下滑,且下滑的幅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尽快实现止跌回升,是长安汽车的当务之急。
2020年,在长安福特重新振作与自主板块的强力回弹下,长安汽车能不能顺利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值得期待。
本文长安汽车还能有多远?简析长安从底部爆发到现在的三个逻辑
长安 汽车 从底部6元启动,两个多月翻了三倍,而且几乎是一条斜线拉上去的没有大的回调,这个过程其实长安一共三个逻辑。第一个逻辑是超跌反弹加一季报超预期,长安 汽车 经过大半年的回调在俄乌战争之前估值其实已经差不多到底部了,受俄乌战争和美国加息等情绪上的影响,长安 汽车 进去了低估值区域,一季报出来后超预期,长安怒拿两个涨停后中止了下跌趋势开启了上涨的序幕。第二个逻辑是 汽车 产业的政策刺激,从一开始的小道消息开始发酵到最后各地出具体的刺激政策,包括减免购置税、政府补贴、新能源 汽车 下乡活动,长安 汽车 和 汽车 其他板块开始第二波上涨。第三个逻辑是长安、华为、宁德时代打造阿维塔、长安深蓝的上市以及长安糯米补齐长安新能源的短板提高了市场对长安的股指,第三个逻辑彻底点燃了长安 汽车 的市场情绪开启了主升浪,长安 汽车 这几天连续在同花顺热度榜排霸榜而且这几天的优势斜率在增大,市场对于长安 汽车 的预期在不断提高,除了机构游资也开始中意起这个老牌 汽车 企业了。对比长城 汽车 为什么涨幅没有长安大,因为长城只走了第二波逻辑,少了第一波和第三波,但是长城也会随着板块跟涨。如果你问我长安还能涨到哪个位置,我只能说长安现在的市盈率相对还是偏低,市场情绪往往会导致股票价格呈现极端化,剩下长安如何走就交给市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