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百亿!200亿储能概念股投建TOPCon光伏电池项目

2022-12-04 09:26:59

  力争在2022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一期第一阶段6GW生产线月底前竣工投产。本次拟投资建设的TOPCon尚未量产且未获得客户验证,尚处于研发认证阶段

  电池目前已投产49.4GW,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已被逐步验证。日前,晶科能源研发的182N型TOPCon转化效率经中国计量科学院第三方测试认证,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1%,再次创造了电池转化效率新的纪录。

  林洋能源N型电池技术的转换效率已取得一定的突破,随着电池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N型电池转化效率有望继续提升,部分原材料、生产设备进一步国产化后制造成本下降,N型电池的市占率将不断上升。未来随着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加,对N型光伏电池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林洋能源智能、节能、新能源三个板块业务。公司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光伏发电、光伏EPC、储能49.1%。

  东吴证券分析师陈睿彬11月25日研报认为,2022年由于硅料价格高居不下,组件价格亦处于高位,影响电站EPC业务收益率及开工量,同时2022年疫情反复导致相关用地交付延迟,林洋能源EPC业务整体受影响较大。预计2023年随硅料价格下行,带动组件价格下行,公司光伏EPC业务有望迎来量利双升。

  浙商证券分析师张雷等11月3日研报则认为,三季度随各地疫情逐步好转,林洋能源光伏项目陆续投入建设,目前公司储备光伏项目规模超6GW。公司积极推进光伏运维的智能化应用,采用无人机机群、云等先进技术进行光伏运维,有效提升项目运行效率。

  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亿纬林洋建设的年产10GWh储能。项目共有三条产线,将陆续完成调试投产。

  证券分析师李骥11月22日研报认为,林洋能源全面布局储能产业链,在手储备项目超3GWh。其中,上游储能电池端:21年6月携手亿纬锂能;中游储能系统集成领域:与亿纬锂能,深化储能系统集成核心竞争力;下游用户端:重点开拓新能源

  东吴证券林洋能源储能业务发展加速,2022年预计出货600MWH。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已累计储备储能项目资源超4GWh,未来三年力争实现累计建设不低于5GWh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已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净利润8.35亿,同比下降10%,而2023年净利润预计将增长至11.1亿元,同比增长33%。

  资金、业绩不确定、建设用地等风险。公司表示,截至2022年10月,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和理财合计51.77亿元,出售资产累计回款资金15.49亿元。公司预计项目建设投资中银行贷款40亿元,其余资金由公司自筹,会使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

下一篇:未来五年值得投资的行业的简单介绍
上一篇:勇毅笃战 奋抗疫情 与战疫中扬起心灵的风范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