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汉院士谈智能制造:将形成作业环境、人和机器人之间的融合

2022-11-26 21:00:54

  “智能制造目前是我国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代表着未来技术变革和制造模式根本性变革的一个重要抓手。”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在11月26日的2022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上说道。

  丁汉提出,智能制造存在一个演变过程,最早由自动化生产到数字化制造到智能化制造。自动化生产的代表性技术是自动化产线,数字化制造的代表性技术是数控机床。“走进智能化制造,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机器人化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和智能感知、大数据的融合。”

  第一个趋势会产生“共融机器人”,即机器人将会与机械、数学、传感、医学等多学科产生共振,形成作业环境、人和机器人之间的融合。

  第二个趋势是新的智能制造技术会形成新的制造原理,可以使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出现,引进新的制造概念,形成创新源动力。

  第三个趋势是智能制造和信息产业的结合,会产生制造装备系统和模式的重大变革,制造模式会呈现出人机共融、泛在制造、无人化制造的发展趋势。“这里面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怎样进行人机交互。另外,通过泛在的感知技术、互联网技术达到‘即插即用’的泛在制造,以及装备会呈现出自决策、自进化、自律控制方向的发展。”

  第四个趋势是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结合,智能制造会产生自决策、自学习、自动化,“这可能会出现智能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模式变革,以及制造资源的自主决策优化,会形成人工智能驱动系统的自学习和自进化。”

  第五个趋势是机器人化智能制造会成为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丁汉认为,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处在国际比较前沿的位置。他提出机器人具有优点,“因为人类的知识比较容易进入制造过程,它能够实现非结构化的智能制造。”

下一篇: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道琼斯三者有何区别
上一篇:什么情况?国美新动作引爆 股价单日狂飙40% 能否成功自救?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