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强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022-11-23 07:57:31

  今年以来,通渭县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打造生态通渭、建设美丽通渭”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聚力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加强环境治理,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构筑出绿色生态美丽城乡新面貌。

  坚持高位推动,完善机制体系。为切实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县域绿色发展,成立了通渭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协调推进通渭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通渭县县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关于实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意见》《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压实了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持绿色发展引领、坚持推动“三个治理”、坚持“三个治污”、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为基本原则,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建设美丽通渭、和谐通渭。

  强化生态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方略,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涵养和承载能力。持续推进“绿满陇中”行动,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通渭县林地面积达到107.63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6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2%。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802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62%。重点实施牧草良种提升工程,确保牧草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优质牧草产量达到240万吨以上,实施低产果园改造工程,打造高标准矮化果园1万亩以上,确保果品基地稳定在19.3万亩以上,打响通渭苹果品牌,金银花产业重点加快“一基地两园区”建设,推动金银花健康产业园一期全面投产,发展金银花庭院经济2万亩,确保金银花基地稳定在1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9亿元以上。黄芪产业重点推进种子田、种苗田、示范田建设,争取适宜区全覆盖,种植规模达到10万亩以上。新能源产业紧跟国家“双碳”目标进程,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开发,建成陇中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累计发电量39.93亿千瓦时、发电产值22.85亿元,16.24万千瓦光伏累计发电5.74亿千瓦时、发电产值4.31亿元。坚持严把环境准入关口,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环评法》及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审批项目,在承诺时限内办理审批手续,不审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敏感区域有污染的项目。

  持续聚力攻坚,推进“三大战役”。每年开展大气污染“冬防”攻坚行动,召开通渭县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部署会议,开展冬季清洁取暖、煤质管控、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大气面源污染防治、全面禁止“四烧”等专项整治,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提升。2017年以来,通渭县完成小锅炉淘汰改造72台,2018-2020年完成清洁能源改造10077户,建成甘肃陇中煤炭储备运输物流有限公司煤供中心一家,煤炭销售二级网点69个,杜绝劣质煤在通渭县煤炭市场流通,实现煤供中心对通渭县二级网点全面配送,完成通渭县24家砖瓦建材企业淘汰改造,建成环保型砖瓦建材企业3家。每年印发《通渭县牛谷河流域水体达标方案》,开展河道环境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现场督办河道管理发现的问题,全面解决了河道乱象。实施了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尾水利用工程、西河入河口段综合整治工程、碧玉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石滩湿地净化工程等重点工程。牛谷河考核断面平均水质达标率逐年提高,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每年开展重点行业涉重金属企业摸底调查工作,持续开展了危险废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现危险废物动态化和全过程监管。

下一篇:合水县1——8月份共为1064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512.28万
上一篇:汪尚学在通渭县检查冬季供暖工作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