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财经晚报
称,比亚迪计划于 2023 年二季度量产,搭载于秦 EV、海豚及新车型海鸥中。比亚迪旗下动力公司弗迪承担的研发、量产任务,目前处于样品验证阶段。
全球最大“”核心部件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这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据了解,ITER是国际核聚变研究和巨型工程,由七方共同参与建造,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可实现大规模聚变反应的聚变实验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承担了ITER装置近10%的采购包任务,目前大部分ITER装置采购包部件已实现全国产化。除了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这些研究单位之外,中国的企业也逐渐参与到ITER的中来。据不完全梳理,、、、均有参与。
3、千亿龙头双双涨停!中字头概念大热 “低估+分红”成亮点 六大方向值得关注
目前,国企上市公司的估值相比民企和外企普遍偏低,尤其是部分及国有上市企业。据研报数据,截至11月21日,上市国企和非国企的市盈率TTM估值分别为11.0倍和34.3倍;其中金融板块的估值更低,当前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5.9倍和0.58倍,市净率估值已处于历史最低状态;上市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为4.3倍和0.51倍,股息率高至6.1%。
对于可关注的方向上,A股央企以行业巨头为主,具备市值大、估值低、高股息、业绩更稳定等特征,是A股盈利增长的权重“稳定器”,将在四季度市场波动及风格收敛的过程中凸显配置“性价比”。当前“逆全球化”大趋势下,“安全”优先于“效率”,央企的“高利润率”优势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望诞生出中国的FAANG:维持“高利润率”优势的央企:交通运输、汽车、通信等;“高利润率”优势提升的央企:、基础化工、电力设备。
4、这个题材大爆发 “从0到1” 业绩高增长概念股名单出炉
复合铜箔是新型锂电负极集流体材料,具备高安全、高比能、长寿命、低成本、强兼容等优势,有望替代传统铜箔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复合铜箔产业化加速,量产在即,随着良率逐步提升以及设备工艺瓶颈逐渐解决,券商认为2023年有望成为复合铜箔量产元年,建议关注上游龙头设备企业;中游复合铜箔制造企业。
概念股方面,11月以来大涨逾72%,、涨超50%,涨超40%。机构普遍看好概念股未来成长性。其中,15家机构关注的今年、明年及2024年机构一致预测净利增速均超30%;9家机构评级的和,机构一致预测三年净利增速均超30%。
1、:新冠病毒抗原家用自测检测试剂获FDA紧急使用授权
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家用自测检测试剂于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紧急使用授权,公司以上产品获得FDA认证后,可在美国和认可美国FDA EUA认证的国家及地区进行销售。
2、:控股股东拟增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公告,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拟增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增持金额1亿元-1.88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9元/股。
3、:拟投资扩建通威光伏产业基地项目侨源气体配套空分生产线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侨源气体有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在淮州新城工业园区内,为通威太阳能
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士兰微太阳能4、:子公司取得YAMATO 33.04%股份
11月22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阿尔特
日本通过股权受让和认购新股的方式,累计取得上市公司YAMATO 33.04%股份,交易对价合计3.25亿日元。YAMATO在合成树脂领域积累了较强的技术和渠道资源,随着YAMATO汽车用合成树脂业务的逐步拓展,未来将与公司在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双方在
新能源5、:拟5.5亿元投建
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11月22日晚间公告,与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投资协议,协议约定由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泸州长江机械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新能源
6、:拟21.6亿元投建25万吨/年电解液溶剂项目
11月22日晚间公告,拟投资21.6亿元建设25万吨/年电解液溶剂项目。拟投资3.3亿元建设聚碳酸酯装置扩能优化项目,将现有聚碳酸酯装置产能从13万吨/年提高到20万吨/年。项目实施后,聚碳酸酯吨产品固定成本摊销由原先的2011元/吨降低至1407元/吨。拟以0元收购齐翔腾达
维远股份7、:子公司中标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企业开发主体项目
11月22日晚间公告,子公司陕西拓日中标“澄城县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企业开发主体项目”,建设内容涉及澄城县行政事业单位、教育
8、:拟面向无锡韦感定增募资不超过5亿元
11月22日晚间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亿元,用于智能汽车模组升级和扩产项目、MEMS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