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内外兼修聚贤才 产业发展添动能

2022-10-06 13:08:56

  内外兼修聚贤才 产业发展添动能

  ——福建省加快构建产业人才体系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人才,正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创新要素之一。

  近年来,福建省着眼于有效聚集产业人才,推动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优秀团队落地,促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省共培育产业领军团队68个,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50多名,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引进高端人才1200多名;通过技能竞赛平台培养技能型人才超3万名。

  引人才,提升硬核实力

  长汀县,福建贝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里,一场线上会议紧张进行。

  会议室内,公司主要研发人员齐聚一堂;系统那端,是远在日本的公司技术总监白川彰彦。

  白川先生是我们引进的全职日籍专家,之前他大部分时间在公司带团队,这两年由于疫情没法过来,我们每隔一天就会进行这样的连线,研发人员汇报实验结果,白川先生指导下一步工作。公司总经理李甜告诉

  贝思科是厦门钨业孵化的一家研发、生产MLCC用高端钛酸钡、碳酸钡等电子材料企业。

  MLCC是应用广泛的电子元器件,被称为电子工业的‘大米’。一部手机里就有1000多颗陶瓷电容器,钛酸钡则是决定其主要性能的关键材料。李甜介绍。

  此前,日韩企业占据了八成以上钛酸钡市场份额,高端产品几乎100%依赖进口。

  要在高端市场突围,必须拿出纳米级的产品。李甜说。在自主研发取得一系列突破的基础上,企业又在政府部门帮助下,请来了在日本有着20多年电子陶瓷材料研发经验的白川彰彦。

  如今,贝思科的产品解决了纳米级钛酸钡的缺陷问题,提升了可靠性,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近年来,福建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团队来福建工业企业发展,重点推动轻金属材料强化添加剂、新型工业陶瓷、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等项目成果落地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全省已遴选三批产业领军团队68个,带动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50多名,落地高水平研发项目100多个、突破核心关键技术130多项,一批卡脖子难题得以攻克。

  借外智,弥补创新短板

  走进位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内的福建省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实验室,研究员刘华刚正对数组实验数据反复比对。

  为适应车辆智能化、网联化需求,汽车玻璃中要植入探测器、传感器等元器件,这就对玻璃精细切割提出新要求。传统的机械切割粗糙度较大,难以适应企业的新需求,需要新工具、新技术的介入。刘华刚说。

  刘华刚团队正在测试的数据,便是和福耀玻璃联合攻关,利用增材制造中的激光技术破解玻璃精细切割和打孔的技术难题。

  刘华刚此前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如今作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的引进人才在福建省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从事研发工作。

  我们强调‘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着眼于用研发来解决企业的问题。中心主任、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研究员林文雄表示。

  如今企业出题,科研答题已成为省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的工作准则。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高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以平台作为吸引人才服务产业的重要载体,构建起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不久前,由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创建的福建省高端绿色鞋服制造业创新中心、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创建的福建省氟新材料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最新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福建省已有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另有多个中心正在试点创建中。

  此外,福建省还高位嫁接浙江大学福建科创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优质创新平台资源,引进浙大新能源团队、北理工难熔金属靶材团队等;举办创响福建创新创业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产业赛事,有效促进高端人才在闽集聚。

  塑体系,夯实人才根基

  我们每天都接触的手机显示屏里有一层看不见却不可或缺的‘涂装’,它就是ITO——氧化铟锡。它先制成标准尺寸的陶瓷靶材,由磁控溅射机将其溅镀到显示玻璃上,最后制成显示屏。在福建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靶材事业部总监苏百樱向

  操着一口闽南口音的苏百樱来自台湾,在业内小有名气,是企业专门挖来的技术骨干。

  溅射靶材等PVD镀膜材料是新型显示面板、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游关键材料,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过去,这一材料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突破卡脖子技术,亟须夯实人才队伍。阿石创人力资源总监游文立告诉

  在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下,阿石创攻克了多款高端溅射靶材的技术难点,成为国内PVD镀膜材料行业设备最全、技术最先进、产品最多元的龙头企业之一。

  去年11月,阿石创与郑州大学何季麟院士团队合作的项目突破了大尺寸ITO靶材技术难点,拿下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如今成果已在京东方等面板生产线应用。

  近年来,福建省多措并举,引导企业建立完备的研发创新人才体系。

  将引进生机制引进到民营企业,进一步拓宽福建省民营企业人才队伍源头活水。过去一年,工信部门做好清华、北大、人大3场综合类引进生宣讲活动,将23家民营龙头企业317个岗位纳入选拔公告;协助宁德时代、三棵树、新大陆等重点企业招收上海交大等名校引进生。

  同时,健全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梯次培育机制,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021年,全省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超120家,形成梯次发展的创新主体。

下一篇:霍思燕男友个人资料,杜江演过的电视剧电影有哪些
上一篇:601929吉视传媒股票行情600170(601929吉视传媒股票行情)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