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亩“国绿标”在田大豆预售一空
“有幸进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量、身价、收成定会‘三高’。”9月2日,惠萍镇大豆种植大户耿良祯指着长势正旺的150亩大豆田说,“这不,黄豆还长在地里,与恒富隆公司的保护价销售合同就已签了3年。”
去冬今春,启东市成功申报获得创建2022~2024年度“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资格,从而为25万亩大豆农田添加更多标准化元素,助力产业兴旺、农户增收。
今年夏播,启东市创建25万亩“国绿标”大豆生产基地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所涉4100余豆农按标准化要求播良种、用良法、遵规矩、守章程,目前在田大豆长势良好,一派丰收景象。与此同时,启东市银鑫、康成、恒富隆等10家“少米下锅”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农业农村局的统筹安排下,争相提前与“国绿标”大豆种植大户订立为期3年的保护价包销合同,目前覆盖率已达100%。
创建“国绿标”大豆基地,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土地资源、肥沃农田、加工水平以及温和气候、充足日照、充沛雨水等自然条件,更有2020年成功创建省级绿色优质大豆基地积累的丰富经验。
争创“国绿标”大豆基地,起跑线上加速度。年初,启东市就建立起了11个镇级基地建设单元计238个村级基地,出台了对应的建设、管理、奖扶办法,还制订了大豆“统一种植品种、培管要点、议价收购、病虫害防治、零差价农资供应及使用‘国绿标’基地产品标识”的规范化产销流程,明确了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储藏、废弃物处理的“一条龙”操作规范,保证了大豆从落种到收获的全程可控与质量安全。
创建大豆基地,生产胸有成竹。今年夏播,启东市以高标田为载体,全面推广适宜在本地种植且产量稳定、品质上乘的“开科源12号”“通豆6号”“小寒黄”三大大豆良种,通过全程机械化抢抓农时,实现一播全苗,后又历经标准用肥施药、全力抗旱保苗,在田大豆经受住了持续高温考验,普遍长势良好。
创建“国绿标”大豆基地,启东市大豆生产将有效破解品种混杂、粗放培管、少产低效等生产难题,还将广泛通过大豆“干收”变“鲜收”、手工采摘变机械采收以及精深加工,实现大豆产业水平及农田产出效益的大幅提升。专家估算,开展大豆“国绿标”生产后,年亩产量及净收益有望提高10%~20%,豆农年亩均增收可超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