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资产仅9.36亿 却砸近百亿跨界光伏?监管出手 大跌超8%
的金额出入不小。
8月16日,湖北新闻发文《湖北规模最大的光伏项目开工》。显示,沐邦高科10GW TOPCON光伏生产基地及新能源总部项目,是鄂州市首个光伏电池项目,也是迄今湖北规模最大的光伏电池项目。
项目由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中建三局承建,总投资额约60亿元,规划用地约500亩。值得注意的是,60亿元的数额与公告中的48亿元有不小差距。
抛开目前已经暂停的项目,以公告计算,沐邦高科跨界光伏项目的累计投资额度近百亿。
无业务,无技术储备,无人才团队
梳理有关资料可以发现,沐邦高科在3个项目有关公告中都注明“公司目前未从事光伏电池业务,亦无 TOPCON 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储备,尚无 TOPCON 电池人才团队,正在积极联络引进相关领域人才,可能存在人才引进不达预期的风险。”
8月12日,有投资者在上证路演中心向沐邦高科提问称,“在公司没有生产技术储备、未明确投资安排的情况下,相关项目是否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对此,沐邦高科回应称,技术方面,公司目前未从事光伏电池业务,亦无TOPCON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储备。光伏行业是一个建立在技术不断创新基础上快速发展的产业,更新迭代快速。目前市场上主流以PERC电池为主,随着PERC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效空间渐趋殆尽,TOPCon、HJT、IBC等N型电池技术光电转换效率高于PERC电池,正成为光伏企业占据产业链竞争优势的首选。
鉴于TOPCon、HJT、IBC等技术路线迭代较快,TOPCon尚未完全成熟,良率和成本依旧制约着TOPCon电池的产业化。且不同电池技术路线之间生产设备无法共用,若公司所投TOPCON技术未来被迭代将导致生产设备闲置、淘汰,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一定的风险。
人才方面,沐邦高科回应称,光伏技术涉及面广,行业更新较快,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对研发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光伏电池行业的准入门槛增加了壁垒。公司目前尚无人才团队,正在积极联络引进相关领域人才,可能存在人才引进不达预期的风险。
投资金额远超账面货币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沐邦高科货币资金余额仅0.69亿元、净资产仅9.36 亿元,显著低于公司前期披露投资框架合同规模,项目投资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8月12日,沐邦高科在上证路演中心回应投资者称,梧州项目其中前期项目土地、建筑物及基础配套设施的投资建设由梧州市人民政府负责,建成后公司将会有5年零9个月的免租期。公司项目在投资金额、生产能力、产值达到约定标准后,梧州市政府将给予公司相应的支持。
目前项目投资金额远高于公司账面货币资金水平,资金缺口较大,公司拟采用银行融资、权益融资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此外,沐邦高科还表示,“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1.38亿元,净资产为9.45亿元,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00万元到900万元。受公司净资产规模所限,公司通过融资、权益融资可能会使融资金额不达预期,从而存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或项目停滞的风险。”
收上交所问询后一日跌超8%
8月16日晚间,上交所对沐邦高科下发问询函。
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沐邦高科对终止与安义县人民政府的框架协议的原因;对光伏电池项目的研发投入情况、投资金额及投资类别;相关项目后续投建所需的资金及投建时间表;公司拟采取的可行的应对措施等事项进行说明。
收问询函后,8月17日沐邦高科股价跌超8%,盘中触及跌停。截至目前,沐邦高科尚未回复上交所该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