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秦泰:“缩量降息”打开降准置换MLF想象空间
事件:8月15日央行进行4000亿MLF操作,较当月到期量净回笼2000亿中长期基础连续14个交易日每日操作20亿地量。当日MLF、7天逆回购两大政策同步下调10BP,分别降至2.75%、2.0%,当日R007较上周一微幅反弹,政策曲线与市场利率趋于收敛。同日公布央行7月资产负债表。
一、MLF罕见“缩量降价”操作,旨在避免陷入深度“流动性陷阱”,同时避免政策利率曲线长期偏高导致货币供给成本高昂的“政策利率曲线月上旬银行间流动性过度充裕,地产基建等融资需求相对偏弱,央行通过MLF缩量操作,适当回笼过剩流动性,避免未来扩表无法传导至实体经济信用端,陷入更深度的“流动性陷阱”。其次,我国在LPR形成机制改革之后,已经形成银行
二、“缩量降息”打开降准置换MLF通道,流动性投放结构调整势在必行。MLF操作投放基础货币,降准释放货币乘数,两者之间在流动性供给量的方面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而从价的角度考虑,MLF投放成本偏高,降准置换MLF可为商业银行我们测算结果显示,今年9月将再度出现阶段性的流动性紧张,届时若全面降准50BP,可在9-11月间置换回笼5000亿甚至更多MLF,从而优化流动性投放工具结构,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货币信用传导效率。
三、8月1Y LPR或降10BP,5Y降与不降都是可选项,9-12月预计政策利率曲线维持稳定。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中长期定力凸显,下半年财政政策刺激的有效性大于货币宽松。有鉴于1Y LPR作为政策利率曲线中连接银行间短端和贷款市场长端的中枢报价,长期以来与MLF、7天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利差,同时存款利率自律机制市场化改革也将1Y LPR纳入定价模型,8月1Y LPR随同MLF、7天逆回购利率同幅度下调是较为合理的选项,并且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稳定负债端成本。而从上次5Y LPR下调未调整1Y LPR所传递出的信号来看,当前5Y LPR是否下调主要考虑疫情冲击,类似2020年初,进入三季度疫情未再带来大范围经济冲击,再度微幅下调5Y LPR意义不大,加之7月底政治局会议更多传递出坚持中长期经济结构优化的政策定力,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显示无意过度刺激地产基建需求,因而5Y LPR是否下调5BP我们认为影响不大。当前央行最大的担忧是地产、基建等资金密集型部门信用需求疲弱,这是经济结构和居民需求偏好调整深层次原因所致,即便央行更大幅度降息信用扩张的潜在效果预计也相当有限。下半年、以及明年,真正能在稳增长方面更加大有作为的将无疑是财政政策。预计下半年实际GDP增速仍有望达到4.8%-5.0%左右,稳增长仍可获得相对稳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