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欧洲经济衰退预期持续发酵:欧元狂贬,欧央行会出什么招
德国政府已经为天然气断供做准备,挪威的石油与天然气工人的罢工仍在持续。德国工商协会对外贸易主管Volker Treier表示,出口已经开始下滑,德国商品运往海外的成本不断上升。出口商将无法把供应链造成的成本增加转嫁给国际客户。
供应链紧张预计将减缓这个严重依赖出口的欧元区最大经济体,甚至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前景正在急剧恶化,”牛津经济研究院的Daniela Ordonez在关于欧元区经济的报告中写道。
王晋斌表示,欧洲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而欧洲国家出现1991年以来的单月贸易逆差,表明欧洲经济内部的修复中,内需、劳工市场、进口相对良好;成本上升,欧洲能源对外依存度太高,加之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导致了贸易逆差。
欧元区通胀高企,欧央行为何在控制通胀方面行动缓慢?
在俄乌冲突带来的供应短缺影响下,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欧元区CPI不断创下新高。
当地时间7月1日,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欧元区6月调和CPI环比初值同比增长8.6%,较5月的8.1%进一步上升,是1997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欧元区月度通胀走势,数据
曹誉波表示,欧元区的通胀增速已经攀升至历史高位,能源价格的上涨贡献最大。从分项上看,各类燃料和能源价格的5月同比增速大部分都超过了30%,其中液体燃料的同比涨幅已经达到70%以上,这也带动了交通、客运、工业制品等相关价格水平同比增速也高于10%。相比而言,教育、医疗、通信等主要服务业价格增速十分平缓。可以看出,全球能源价格的攀升是欧元区通胀“高烧不退”的主要原因。
王晋斌表示,欧洲通胀或未见顶。地缘冲突对欧元区的影响较大,导致了市场对其未来通胀持续走高的预期,同时也加剧了欧元长期贬值的趋势。
为了抑制自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的最高通胀,预计欧洲央行将在7月的会议上进行十多年来的首次加息。但随着欧元区经济前景的暗淡,市场担心欧洲央行采取行动为时过晚,加息空间有限。
胡捷表示,虽然欧元区5月份GDP同比增长率2.7%,属健康区间,失业率6.8%,为30年来最低水平,但治理高通胀的代价,将明显打压这两项指标的良好表现。与此同时,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世界经济面临类似问题,下行趋势不可避免。这将恶化欧元区经济的外部环境,对其形成更加严重的挑战。
“欧洲不仅需要应对价格上涨,还需要调整供应链结构,提息对经济产生的副作用将更为棘手,故出手较为犹豫。”胡捷说,权衡再三,欧央行终于在6月宣布将在7月提息0.25%,并可能在9月再提息0.25%。同时欧央行还宣布停止量化宽松,即终止自欧债危机以来每月150亿到800亿欧元的购债操作。此前,在欧债顶峰的2012年7月,欧央行将其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00%;后续多次降息,在2019年9月将利率降至-0.50%。
王晋斌表示,欧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控通胀和防止经济衰退之间保持平衡,而高通胀很大程度上来自供给冲击,央行本身没有办法解决。欧洲在控通胀和防衰退之间的平衡,可能面临着比美联储更艰难的环境。
“相对而言,美国经济表现强劲,俄乌冲突之前,美国的通胀压力也要明显高于欧元区,美联储较早地讨论并开始货币政策正常化,美欧货币政策差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持续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曹誉波说,为了应对高通胀压力,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正在提速,若欧元区经济衰退预期继续发酵,且通胀在下半年触顶后快速回落,欧洲央行或将改变政策节奏。
欧洲经济是否会出现衰退?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有何影响?
胡捷表示,针对供应链破损导致的高通胀,用缩减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治理,类似于用全身减肥的方法消除局部肿块,效率低且副作用大。但欧美通胀凶险,当下选项有限,只能如此应对。它们都将在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两项指标上付出代价。
欧洲的前景比之于美国更加不确定。这是因为欧洲面临的经济压力不仅仅来自于能源、粮食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而且还来自于供应链重组的转换成本。转换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投入,欧洲经济在恢复正常之前,必将下行。预计明年上半年美国出现衰退的可能性约25%,而欧洲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大于30%。
胡捷还表示,美元加息将导致欧元汇率进一步下跌,这有利于欧洲出口。但美元加息将导致美国经济乃至全世界经济下行,这将削减全球对欧洲的需求,于欧洲经济不利。
王晋斌表示,欧洲是否会出现衰退,目前来讲还不能够下定论。美联储激进的紧收政策会导致欧元持续走软,使欧洲的进口成本大幅上涨,物价水平会进一步升高。所以欧洲货币政策的外溢性,会对整个欧洲的经济政策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曹誉波表示,除了能源短缺导致的通胀压力,欧元区还面临较高的债务风险,欧元区面临着“高通胀+高杠杆”的双重压力。疫情后,为刺激经济,各国推出了各项财政刺激措施,导致债务规模扩大,财政赤字率亦有所增加,当前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风险国家的杠杆率及赤字率都高于欧债危机时期。适当的货币宽松是化解债务风险的重要方式,但在全球通胀压力上行的背景下,美联储开始快速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这实际上限制了欧洲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因此,通胀压力、债务危机、衰退风险等因素相叠加,欧央行等监管机构当前如何反应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