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

2022-04-09 17:33:14

  在新冠疫情持续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党中央确立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年代末至今中国政府实施的“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尽管“双循环”强调以内循环为主体,但内外循环相互促进依然是双循环的一大支柱。

  在内外循环相互促进方面,有以下两大变化。一是疫情之后全球产业链重构。一方面,美国政府不断对中国施压,试图将中国锁定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另一方面,疫情冲击使得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意识到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性,并逐步寻求产业链“备份”。全球产业链呈现出更加本地化和区域化的特点(沈建光,2020)。另一个变化是新兴国家主导的新型自由贸易区建设。2020年11月,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RCEP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机遇,有希望重塑全球产业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且能够进一步加强新兴国家主导的多边机制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全球产业链重构,还是自贸区构建,都可以和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有助于促进人民币的真实使用,从而培育人民币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将RCEP与新“三位一体”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相结合,推动RCEP协议内各离岸金融中心将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使用,从而增强人民币的计价货币功能。

  因此,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一,建设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将跨境资金流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国内宏观经济和金融部门免受跨境资本流动冲击,让境内系统性金融风险比较可控。其二,在中国没有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和外汇管制的背景下,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弥补国内金融市场的不足,为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业务、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平台,使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跨境资本自由流动和金融市场完全开放的收益(王曼怡和马妍娇,2014)。也就是说,中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相对有机平衡。

下一篇:西部证券维持派能科技增持评级 2021年报点评:21年业绩符合预期
上一篇:白宫发声:拜登染新冠可能性上升!检测结果来了 与佩洛西“吻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