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首席展望二季度中国经济

2022-03-31 12:40:10

  展望二季度,我国经济面临哪些挑战?经济增长动力源(5.880, -0.07, -1.18%)自哪里?宏观政策发力点有哪些?经济发展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东方证券(10.990, -0.10, -0.90%)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中信证券(20.900, -0.17, -0.81%)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申万宏源(4.410, 0.00, 0.00%)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和国海证券(3.770, 0.01, 0.27%)首席策略分析师胡国鹏。

  上述六位首席认为,二季度我国经济面临国际金融风险和输入型通胀风险,以及海外央行加速紧缩对新兴市场扰动的影响。但我国经济有韧性,货币及财政政策均有较大发力空间,新老基建将成为保障我国二季度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对于二季度我国经济的增长动能,章俊认为,将主要来自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地方政府需利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尽快启动重大基建项目开工建设,同时针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结构和特点,在房住不炒的大框架下因城施策稳定房地产投资。

  陈雳认为,基建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条件。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基建投资能够很好发挥稳增长、稳投资的作用。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叠加2021年四季度已发行的1.2万亿元专项债可供具体项目使用,对扩大有效投资提供有力支撑。在稳增长的大基调下,新老基建将成为保障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另外,新能源、高端制造业等也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胡国鹏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的基调下,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仍会是本轮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减税降费等制度性红利仍会延续。稳投资方面,传统基建重在托底,新基建的发力方向在新能源电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基于此,二季度我国经济仍有诸多值得期待的亮点。明明认为,首先是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和增加值上升速度显著快于传统产业。其次是基建适度超前发力,无论是代表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新能源建设,还是传统基础设施补短板,都处在逐渐积累量变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2月份社融和信贷增长不及预期,尽管有春节假期扰动因素存在,但结构仍不理想。业界认为,这显示出目前仍处在从宽货币到宽信用推进的阶段,期待后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继续发力及由此带来宽信用持续推进。

  陈雳认为,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下,国内宏观经济与宏观流动性有基本保障,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等海外风险的扰动预计将随时间推移趋缓。宏观政策将靠前发力,货币政策稳健宽松,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完成降成本和宽信用的目标。

  明明认为,二季度宏观政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第一,减税降费落到实处,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对困难行业的税收减免和补贴力度;第二,货币政策以我为主,适时降准降息,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困难行业;第三,密切关注大宗商品市场,积极主动保供稳价,防范输入型通胀风险;第四,加强对制造业的财政金融支持,鼓励创新,为扩大制造业投资创造条件。

  桂浩明认为,疫情冲击依然是未来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解决就业和促进消费,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是未来重要的施政方向,由于通胀压力存在,因此政策会更有针对性,将精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提振工业经济。

  邵宇建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进一步优化管理路径,协调工业产业链应对冲击的能力,特别是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的情况下,降低经济运行成本。适当鼓励传统能源机构短期增加一些有效供给,降低生产制造企业的成本。

下一篇:协鑫集成收关注函 要求说明参设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基金的原因
上一篇:《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通过!为制度创新、要素保障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