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失守3400点,官媒喊话应挺起脊梁,靠啥?

2022-01-28 16:35:29

  2022年开年,大A就没有一天省心的,而今天更是维持全天震荡下跌的“稳定”走势,收盘失守3400点!

  千股狂跌辞旧岁,万人套牢迎新春,横批:越套越紧。

  个股跌幅远大于指数跌幅,这轮下跌杀伤力太大了,能达到小股灾级别!

  早上还有医药妖股带队反攻,这轮大跌游资也赔惨了!

  今天跌是因为明天是最后的出金日,今年经济整体不好,到年底了,该过年了,没辙,只能卖股换钱过年了。

  明天是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年后行情不明朗,大概率会有人选择持币过年,所以明天可能依然会维持下跌走势,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就是过了明天,节前就不会再跌了。

  现阶段,已经跌破年线,从技术角度来看,已经算是进入熊市了,不要被前几次跌破年先后出现的反弹给迷惑了,这次大概率应该清仓,指数可能就奔着3000去了。

  就这么继续再跌一下,下一步就该融资盘爆仓了,在下一步是大股东质押盘,再然后就是机构的赎回盘……

  目前整个大A呈现出来的是系统性风险,甚至没有可以避险的板块,绝望吧。

  我看了下北上资金,出逃100多亿,看到了吗,这就是聪明资金的选择。

  行情进入冰期了,不会有资金在年前冒险了,能跑的都跑了,跑不了的基本都躺平装死了,明天也可以提前宣布收工了!

  交易机会永远都有,可能节后就是反弹,但是我并不建议大家空手接白刃,等等,等形势明朗了再上多好?

  会议纪要:白天看了下A股指数,很气;晚上又受国足的气,还让人过节吗?果然是要股足永弃(表达A股和国足应该被永远放弃)!

  议题2:拿什么挺起A股的脊梁

  昨天,《证券日报》和《证券时报》两大行业报,分别在头版发表重磅文章《挺起A股的脊梁》,呼吁机构投资者克服投资短期化的倾向:

  “担起引领价值投资的主体责任”“挺起A股的脊梁”;“下跌是最大的考验,忍耐往往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前提”。

  现在,国内经济面临三座大山: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

  这反映在市场中就是对不同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发生改变,如对新经济领域的上市公司,市场更多看重其可预期的盈利能力和贴现能力,而非单纯的概念题材炒作,对传统经济领域的上市公司,市场更倾向于评估其御寒能力、抗压能力等。这种风险定价模式的转换,必然会带来市场的估值调整。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机构化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21年底,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超过25万亿元,达到25.57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也接近20万亿元,达19.76万亿元,可以说我国资本市场已是机构主导型市场。

  让机构投资者发挥压舱石和定盘星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机构投资者属于代客理财,其背后是投资委托方,机构投资者的业绩表现直接影响的是其从业者的生存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使用的资金,属于受托基金,而且许多是开放式基金,一旦一级和一级半的投资者不看好,或者在公私募的协议中一旦触碰相关条款,投资者赎回公私募产品,就会引发市场联动反应。

  进入今年以来,A股持续走低,其实很多是机构投资者在资产端的回撤,触发了赎回条款,而机构投资者不仅没有做好相应的流动性管理安排,而且有些甚至变相加了杠杆,导致投资人的赎回引发二级市场的挤兑,机构消极主动抛售股票,从而在市场操作层面上,市场内生的估值调整以“跌跌不休”的市场情绪表达出来。

  当前投资者与管理人的互信并不牢固,很多还是基于契约条款约束,即目前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以契约型基金为主,公司型基金很少。这种契约设定,从根本上是投资者对管理人的专业缺乏信任。毕竟,国内机构投资者,严格而言都没有真正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不论是公募还是私募管理人,大多尚不具备成为一个完全独立信用资格的投资管理人,尤其是很多基金经理,更多强调投的能力而缺乏管的水平,最直观地表现在其基金的流动性管理上,即,基金管理并没有考虑到流动性风险,导致投资组合进攻型的矛多、具有安全垫作用的防御性的盾少。

  此外,在融资设立基金的时候,更多强调销售,而忽视匹配,即没有很好地将基金的风险策略与投资人的风险偏好、风险可承载能力等进行有效匹配,从而导致基金本身就存在内稳性问题等。

  总之,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机构主导市场的初期,要真正有效降低市场无序和失序风险,需要机构投资者用专业营造信任,监管机构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塑造市场秩序。

  会议纪要:口号终归是口嗨,说到底挺起脊梁还得靠强有力的大腿,你得把A股老爷的腿给接上,现在腿都是折的,还要挺起脊梁,靠啥站立呢?

  议题3:白酒风景独好!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就在一众哀嚎声中,真的就有一枝独秀,白酒!

  是的,就是前两天说的茅台,立起来了!

  茅台就像是定海神针一样,稳稳上涨了0.51%,虽然很微小,但是终归是红盘了,白酒板块的其他家业很强势,天虹股份甚至逆势涨停了,山西汾酒、口子窖、盘江股份纷纷跟涨。

  A股哀鸿遍野,为何白酒风景独好?

  白酒板块之所以如此抗揍,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

  1.政策利好叠加白酒涨价潮。这不用多说,前两天详细说过了,国务院大力支持赤水河畔的白酒产业,叠加春节白酒行情,带动白酒板块直接起飞。

  2.内资超配酒类行业,外资增持白酒,机构看好白酒跨年行情。最近机构看好白酒跨年行情,比较青睐于一线高端白酒,同时也需要关注库存情况,因为低库存往往表示市场需求旺盛,动销情况良好,股价上涨的概率较高。

  从目前来看,白酒跨年及旺季行情未至终点,酒企回款开门红确定性高,板块仍有坚实业绩支撑。今年跨年行情以茅台提价预期为起点,行情随着宏观托底政策出台、来年营销规划反馈、国窖激励通过等催化逐步展开。当下市场预期升温后,酒企回款反馈积极,奠定现金流开门红基础,进而保障一季报业绩确定性较高。板块配置上建议继续拿定一线,在合理估值区间继续以价值配置,同时关注洋河、古井等改革主题带来的加速机会。短期建议重视年底提价标的、经销商大会、酒企披露来年经营规划、以及旺季备货等催化,重视白酒跨年行情。

  3.白酒板块进入上升通道,此次调整与2018年类似,且已到底部布局区间。我之前就写过,尽管中国人对白酒耳熟能详,但知道白酒三大属性的人并不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消费属性之外,白酒还有投资属性和社交属性。

  因此,白酒所表现出来的金融属性和周期性也非常明显。中间的渠道库存更是放大了白酒的周期性。

  白酒基本面未变,延续结构性繁荣。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和中产阶级快速崛起,次高端(300元)及其以上白酒将延续高景气,预计25年高端容量将超过3000亿元,茅五泸将持续享受消费升级红利。次高端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固化,全国化次高端、泛全国化次高端及酱酒龙头公司市占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下一篇:惊呆!土豪交易员炒期货暴亏5500万
上一篇:年内最大单!央企华润置地获230亿并购融资 一批烂尾项目要复活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