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半年市场正收益可期 降低“预期收益率”

2021-12-24 11:27:30

  由于市场持续震荡,今年投资难度加大,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也较去年有所减弱。不过,大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仍取得了正收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中,有2394只产品获得了正收益,占比超过六成(不同份额合并计算)。

  汇丰晋信研究总监、基金经理陆彬认为,2022年股票市场有望比2021年更加“友好”。在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对于未来流动性和宏观政策可以给出更高的假设。另外,当前市场总体估值水平又回归到了中枢位置。所以,不管是从估值还是从宏观的角度,明年的投资环境都比今年会更加“友好”。

  上述报告显示,在选基时,基民考虑的前三要素为历史收益、整体资产配置和当下热门题材,折射出追涨、追热点的偏好。约39%的基民过去持有单只基金最长时间超过一年,但也有35%的基民持有时长不超6个月。

  不过,一些基民已经开始逐渐形成长期投资理念。44%的受访基民表示,要通过中长期投资获取未来20%以上的收益,追逐短期较高收益的基民比例仅约25%。同时,当持有基金出现亏损时,约47%的基民会等待反弹后盈利才卖出。至于亏损时继续持有的原因,近七成受访者选择“相信长期持有的回报”。

  受访基金经理普遍认为,持有期短、追涨杀跌、交易频繁往往会导致收益不及预期。他们建议,基民选基时应优先关注基金经理投资理念、产品投资策略、波动率和回撤等因素,而非历史收益。超五成基金经理建议投资者持有基金最好长于一年。

  据蚂蚁基金统计,在今年基金投资操作中出现亏损的基民认为,除了市场走势等外部影响外,自己未及时止盈、持有时间短、资产配置不均衡、追涨杀跌、交易频繁等因素分别占34%、23%、22%、18%和9%。

下一篇:圣诞节前油价喜迎三连阳,金价站稳千八关口
上一篇:基金定投常识,定投止盈设置15还是20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