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宏股份易主背后:德阳国资难解白酒困局
唱罢“口罩”与“区块链”,吉宏股份(19.070, 0.08, 0.42%)(002803.SZ)今年表演的重头戏无疑换成了白酒。继其茅台镇“买酒”告吹之后,仅仅一月之隔,11月29日实控人庄浩将白手起家创立的上市公司拱手让人,德阳国资委登台亮相。
记者调查发现,若吉宏股份又为“买醉”而来,并不扎实的白酒战略背后,德阳国资旗下酒企短时间内难堪大用;另一方面,德阳国资整合五大产业“大棋”在手,吉宏股份此时毅然献身,双方此举或许别有深意。
“十八年前,别人告诉我,包装已经做不成了,但我做成了;后来别人又说,跨境电商做不成,但我又成功了,现在又有人跟我说酱酒不好做,但我坚信吉宏的第三次创业,一定会成功,因为我们已经有前两次成功的经验了。” 11月24日在吉宏股份18周年庆上,董事长庄浩公开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德阳国资手中的酒企资源并不多,除了剑竹酒业,孙公司德阳产投还参股了另一家酒企,即绵竹市精酿原酒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于2019年由杜甫酒业与绵竹市政府、德阳产投合资设立,德阳产投持股28.8%,设立的目的是“标准化、体系化收储全市原酒产能,激活中小酒企闲置产能,实现中小酒企抱团发展。”
理想虽然丰满,但如今公司成立近两年之际,今年6月绵竹市政府还在提出“加快与德阳产投集团的沟通对接,尽快落实‘绵竹精酿’原酒公司进入实质性运营。”可以预见,没有川商投一类的金主撑腰,德阳国资想要模仿川酒集团大举整合本地中小酒企不仅困难重重,而且进度缓慢。
绵竹市酒类产业发展局对本地白酒产业发展规划滞后的问题有着清晰的总结:“自2011年以来,绵竹市酒类产业规划未再进行更新调整,脱离当下酒类产业发展实际,对该产业的发展、壮大指导促进不够。更无法应对2020年1月白酒限制产业解禁后,本地酒企扩能及跨界资本进入等系列问题。”
因此,德阳国资愿意接手有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并不奇怪。今年6月的四川省优质白酒产业推进会上,德阳市提出继续支持剑南春做大做强,稳妥推动剑南春上市。同时推动中小企业抱团发展,重组德阳原酒公司,以原酒公司为平台,鼓励外来资本进入,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不过,记者多方求证相关人士,均明确表示,“与剑南春没有关系。”白酒专家蔡学飞告诉记者:“剑南春(借壳)这个事情我认为子虚乌有,结合剑南春目前的体量及相关股权结构,上述传言我更倾向于是靠炒作达到提升资本溢价的目的。”
德阳商投旗下的剑竹酒业公开地址位于绵竹市区南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记者前往此地发现,公司在绵竹创新创业孵化园办公楼内,其办公室门口信息显示为“润沣酒业”,现场空无一人。园区管理人士表示,该公司搬来此处才一个多月,前一天还有员工在此办公。随后有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厂区实际上在本地碧坛春酒厂。
酒厂门口左悬“德阳商投原酒一号生产基地”牌匾,右书“碧壇春”三号大字。现场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剑竹酒目前是碧坛春酒厂的一个商标,“现在酒厂生产的酒,可以挂剑竹酒的名字,也可以挂碧坛春的名字,剑竹和碧坛春本身是一家企业。”
上述人士表示,“剑竹酒”是目前德阳商投与碧坛春酒厂共同出资打造的品牌,未来剑竹酒业在扩建过程中将合并碧坛春酒业,目前合作的第一步已经完成,剑竹酒正动工修建酒厂,碧坛春已完成资产评估,部分业务板块已合并进剑竹酒,预计十二月底双方完成合并。
这个市郊小酒厂是怎么被德阳国资看上的呢?现场知情人士介绍:“这个厂(碧坛春)历史悠久,现在是2016年被鼎达集团收购以后整改后面市的,后来又因为某个契机跟德阳商投合作上了。除开剑南春,碧坛春在绵竹本地成规模的酒厂中排前三,原酒年产1000吨左右。”并且,上述人士透露:“德阳商投现在的核心酒厂只有碧坛春,未来会扩建,不会再并购酒厂。”
天眼查显示,碧坛春酒业目前由两家本地私企鼎达集团、恒丰集团分别持股40%和60%,这家成立于1997年3月10日的公司今年11月还被纳入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认定名单,现有员工300人左右。
据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官网,德阳市政府目前认定的4户重点白酒企业,分别为剑南春、天元酒业、东圣酒业、金雁酒业,其中,天元酒业系剑南春子公司,东圣酒业白酒年产量达1万吨以上,金雁酒业今年7月与丰谷、叙府、小角楼等一起入选白酒金三角协会评选的“十朵小金花”,曲酒年产量约2000吨。
以川酒集团为例,其至今已整合了200多家中小酒企,这些二三梯队的选手不乏“优等生”,如叙府酒业,目前年产优质白酒2万多吨,现有员工1000余人,有优质老窖池数千口,去年实现7.0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速达82%,剑指上市。
具体计划为,德阳发展未来围绕装备制造、通用航空、医药食品、先进材料、数字经济五大产业,聚焦高端成长、战略新兴、资源聚集型企业,加速公司并购,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推进能源、燃气板块资产资源整合,布局能源、环保板块IPO上市。发挥德阳白酒资源优势,重塑“德阳酱油”传统品牌,打造数字原酒基地、调味品生产基地。壮大供应链金融,提升建筑施工承接能力,塑造“蜀道”农产品(6.300, 0.02, 0.32%)品牌,形成“大装备”“大建筑”“大农业”产业链,建成供应链“大基地”。
同时,照此布局,有机会被整合的本地企业还有很多。据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官网《2021年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认定名单》,2021年德阳“专精特新”企业共41家,碧坛春酒业亦位列其中。
目光投回吉宏,尽管庄浩将转型白酒称为自己的“第三次创业”,现在看来,这次“创业”无疑稍显狼狈。在收购钓台贡酒失利之后,吉宏股份只能做起门槛更低的贴牌酒,推出自有酱酒品牌钓台贡、何遇、贵上曲、贵范,以及果酒品牌“寻密十八岁”,这些产品基酒均买自茅台镇的酒厂。
接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吉宏股份已经买下钓台贡酒商标,双方仍在持续合作。此前,公司在深交所互动易上披露,截至2021年9月底公司白酒销售相关收入近1000万元,主要来源于线上销售渠道。记者注意到,这点销售额甚至远远不及总营收的1%。
因此,尽管大肆宣扬“逐梦”白酒,吉宏股份“含酒量”实则不高。这场与德阳国资委的游戏依旧如镜花水月,难以定论。只不过,不论德阳国资想在“酒瓶”中装入何种资产,届时,总是活跃在舆论风口上的吉宏股份恐怕又将“妖雾重来”。至德阳国资按手股权后,吉宏股价四个交易日内最大涨幅50%,最高到24.88元,截止记者发稿,收于19.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