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尽调流程,股票数量线
1:我国现行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具体操作步骤
也就是ipo上市步骤 首先寻找到一家券商做保荐人,他们会帮你设计流程的
1、聘任三家中介服务机构:证券公司(或者叫券商、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这三家是法定的中介服务机构,其中以券商为首,承担保荐和承销任务,会计师负责上市审计,律师负责上市相关法律问题。找对了人,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好券商也许贵,但可以大大降低花冤枉钱的可能性,再说投行的收费中绝大部分是上市后才给的,不上市不用给,所以一定要选好投行团队。
2、中介机构做初步尽职调查,发现存在的重大问题,确定改制和上市方案。
3、改制。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改制过程中会计师出审计报告,一般还会再找个评估机构出资产评估报告。
4、辅导备案和公告。改制完成并确定券商以后,券商作为上市辅导机构和公司一起向当地证监局报送上市辅导备案文件,并定期报送辅导过程总结文件。辅导备案后,公司要在当地报纸上登报公告。这个程序正式向外界宣布,公司进入上市的准备流程。
5、中介机构进场做细致的尽职调查,根据上市条件要求,对公司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不规范的方面,提出整改建议。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向证监会报送上市申报材料以前。
6、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备案、环评。同券商协商确定上市募来的钱准备投什么项目,然后聘请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向当地发改委或者经委之类主管建设项目投资的部门申请项目备案,再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这个过程是包含在第5项工作的时间里的。
7、向涉及到公司经营的所有政府主管机关,比如国税、地税、工商、环保、土地、海关、劳动和社保部门申请出具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的证明。这也是与第5项同步的。如果是污染行业及相关企业,需要做上市环保核查。
8、辅导结束后申请当地证监局验收。
9、尽调后形成上市申请文件,主要是招股说明书等,报送中国证监会。
10、证监会审核,初审员、部位会、发审会都通过后,证监会出具核准发行并上市的批文。
11、发行。向机构投资者、散户发行股票。
12、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发行的股票上市。
2:在券商投行中做债券承揽承销业务是否资料性工作占了大部分,这些专业人员的发展方向都是怎样的
在券商的过程中间,不管是债还是股权,承做业务的资料性工作是绝大部分,承销工作也是以资料性工作为主,但是和客户的沟通会更加多一些。而承揽业务的资料性业务比较少,承揽业务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运用自己的人脉或者是资源牵线搭桥,为公司介绍业务。比如说你认识的一些朋友,他的公司需要发债或者是想要上市,我就可以介绍自己的公司或者是自己的项目组。
关于发展方向,我对承做业务比较熟悉一点,承做业务呢,基本上来说是希望提升自己的能力之后呢,能够做到项目负责人。在自己现有的平台或者是去其他的券商,直接过去带团队。因为在前三年的做新人的过程中间,承做人员的薪资待遇都不会特别高,那一定是项成为目负责人或者是能够直接带团队了,你的薪资才会客观。因此大部分人是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早日争取项目负责人。
另一方面呢从承做业务转到承揽业务,通过长期能够跟客户打交道积累一些人脉和资源之后呢,渐渐的让自己也能承揽一些项目回来。因为我是直接校招进入海通证券的,所以没有在债融部门进行过实习,只在投行IPO项目。所以债融方面的实习具体的工作内容,我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可以聊一聊找实习之前从哪些方面做准备。
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硬性条件,这和我之前回答校招是类似的,比如说专业资格考试啦,提升一些绩点。另一方面,如果是所你想去债融部门工作呢,找实习之前要尽可能的熟悉债券发行的法律法规,阅读一些债券的募集说明书,包括券商对固定收益、债券市场的研报、行业分析报告,来提升对着这个行业的了解。并且在面试时尽可能的把这样的专业知识运用起来,增加个人专业性,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练好包括尽调、文书、路演、信息查询这些基础能力,对未来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很多时候去实习都是做一些很水的工作,想要进投行的话基本功要很扎实,自己最好自费参加一些培训,把技能补好。
价值立方那边技能培训就做的很不错,可以去了解一下。
3:新三板上市需要哪些步骤
1、寻找中介机构(2到3个月) ,挂牌新三板的中介包括主办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含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其中主办券商是最核心的环节。选择的标准:隶属总部级别或大券商分公司级别的团队,直接对接项目负责人,且该项目负责人有过成功挂牌2个以上的案例经验。切忌找券商高管,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会计师和律师团队最好由券商推荐,以最大化减少中介机构之间的协调成本。
2、券商及中介机构进场展开初步尽调(1个月),中介机构确定之后,一般由券商牵头,会计师先行进场,对公司财务进行前期梳理和尽调。建议企业将最真实的情况展示给会计师,不要抱着侥幸心理隐瞒真相。中介机构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服务商,不是监管部门的处罚机构。会计师尽调之后,将发现的问题汇整,由券商项目负责人组织召开中介机构协调会,就会计师进场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给出草拟方案,初定股改基础日。
3、企业按照方案整改,中介机构贴身指导(3到5个月),就初步尽调的核心问题,券商、会计师、律师会同企业一起讨论并解决,券商将起到核心作用,调整并敲定方案。企业能否挂牌新三板,这个环节往往最为关键。
4、完成股改,报送材料(4个月),企业问题整改完毕,就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评估师出具评估报告,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券商进场并完成申报资料的制作。之后,通过券商内核,正式报送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5、反馈及挂牌(2到3个月),材料报送后1个月内,监管部门会针对公司的特殊问题出具反馈意见,要求企业和各中介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反馈回复。这段时间的工作一般比较紧张,通常的做法是第一周时间内各中介机构合力回复反馈答案;第二周定稿、过券商内核、走流程、用印盖章。需要券商负责人对时间及各机构有很强的统筹协调能力。最后,监管部门出具同意挂牌的函,由企业完成证券登记后,即可在新三板挂牌交易。
4:投行IPO业务券商尽职调查需要关注的问题具体有哪些希望详细回答。
请参见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该等文件是证券公司保荐业务尽职调查最为权威细致详尽的操作指引。
5:IPO 中律师,券商和会计的尽职调查内容有什么不同吗
以下内容来源知乎,供参考:
整个IPO的尽职调查可以分两个部分,初步尽调和全面尽调。
初步尽调会计师是主力军之一,很多早期的项目我们都会希望会计师第一个进去摸底,一般初步尽调会计师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公司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治理结构、主要产品等,较为简单);
2、财务情况(摸清楚企业到底真实收入和利润如何);
3、会计核算情况(重点,对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给一些建议);
4、内部控制情况(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给一些建议);
5、税务情况;
7、关联方和关联交易;
7、财务独立性等。
基本情况、税务情况、关联方关联交易、独立性等律师在初步尽调也会关注,同时他们还关注会计师不太关注的以下几点:
1、股东情况;
2、主要财产权属;
3、重大合同;
4、环保和产品质量;
5、劳动用工问题;
6、诉讼、仲裁和行政处罚情况。
我们券商的初步尽调则在关注财务状况、经营合规、资产权属、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企业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揭示(有没有IPO的实质性障碍)以及企业下一步的改制方案设计。应该说在细节上没有会计师和律师摸的仔细,但是会把握大问题,同时给出下一步的操作方案。
进入到全面尽职调查阶段之后,会计师的工作的确就不能称之为尽职调查了(不考虑财务核查),应该是上市审计,而且他们相比律师,工作相对更独立点,节奏更快一点,一般我们会喜欢会计师自己用个办公室(毕竟他们人也多),券商和律师共一个办公室,方便律师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讨论。会计师的审计结果是我们招股书分析的前置工作,因此会计师都是约好时间进场审计,审完就匆匆赶去下个项目,券商和律师则还留在现场全面尽调、收集底稿,同时制作材料。
全面尽调过程中,律师和券商主要关注的问题一楼回答的很好了,不赘述了。
回答楼主问题,尽调内容各有侧重,而且尽调不是每次都能发现所有问题的,每个机构派出的人员的背景、资历也不相同,多做一遍发现问题的几率会大一点。
更多内容参考:
6:券商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
券商概念 简单就是与证券经纪公司有联系的上市公司!
比如 持有XX证券公司股份的上市公司,或者XX证券公司准备借壳上市的企业
券商概念股在一般行情软件里都可以查询的到的! 一般在 标题栏 分析选项里有 券商概念的板快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