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票走势影响中国创业板
美国股市涨跌如何影响中国的股市/
股票价格的短期震动是由买卖关系引起的,买的多就涨,卖的多就跌,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美国股市的涨跌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股市投资者的购买欲望,投资者的购买欲望会直接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
美股下跌会对中国股市造成什么影响
影响很大,美国是全球GDP占比最大的国家,美元是全球流通性货币。所以美国股市一旦出现利空,会直接影响到全球。像上次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谁都跑不了。所以一般中国股市也会跟着下跌。
当然如果是正常的小幅震荡,就没太大关系了。
美国股市有创业板和中小板吗
主板,中小板:
(一)*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超过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二)*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三)*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四)*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
创业板:
(一)*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
(二)*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
(三)*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四)*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
然后我们来看看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主要差异:
服务对象的不同:
(一)主板市场服务的是比较成熟、在国民经济中有一定主导地位的企业;中小板市场服务的是发展成熟的中小企业;
(二)中小板市场服务的是发展成熟的中小企业;
(三)创业板则主要服务于成长型的、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特别是那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
相比较而言,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服务的对象更相近,都是中小企业,但中小板的上市条件与主板相同,创业板上市条件相对较低,更适合处于成长期和创业期的企业。
有了创业板市场,那些很难从银行贷到款的中小企业就可以从该市场融到资,解决资金问题。
近几年我国风险投资业高速发展,创业板推出,风险投资者也有了退出的通道。
获得了更多发展所需的资金,创业板上市公司如果做大做强了,达到了上主板的条件,今后也可能会转到主板市场挂牌。
对于投资者来说,创业板的公司比中小板更具有成长性,回报机会自然更大。但机会总是和风险并存的,中小板企业连续亏损了,还能挂个*ST,但创业板企业要是亏损了,就要退市了。
美国股票对中国股票有影响吗
有一定的影响
美国纳斯达克与中国创业板的比较
市场还不太规范,信息披露不全
世界各地的创业板都有哪些
创业板的发展历程 世界二板市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1971年,美国全美证券商协会建立了一个柜台交易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NASDA),开始对超过2500种柜台交易的证券进行报价。1975年,NASDA建立了新的上市标准,从而把在NASDA挂牌的证券与在柜台交易的其他证券区分开来。1982年,NASDA最好的上市公司形成了NASDA全国市场,并开始发布实时交易行情。但是,直到90年代初,NASDA的运作并不十分理想,1991年,其成交额才达到纽约股票交易所的1/3。NASDA市场线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二阶段。 世界上其他二板市场的发展,也基本上可以分为上述两个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油危机引起经济环境恶化,股市长期低迷对企业缺乏吸引力,各国证券市场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主要表现在公司上市意愿低,上市公司数目持续减少,投资者投资不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为了吸引更多新生企业上市,都相继建立了二板市场。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二板市场大多经历了创建初期的辉煌,但基本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失败而告终。 二板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背景及原因是: (1)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大量新生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起来; (2)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迅速发展,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为各国股市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 (3)风险资本产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针对新兴企业的股票市场; (4)各国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纷纷设立二板市场。 在此背景下,各国证券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立二板热潮,其中主要有:创业板市场(GEM,1999)、柜台交易所(OTC,1994)、伦敦证券交易所(AIM,1995)、法国新市场(LNA,1996)、德国新市场(NM,1996)等。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阶段的二板市场发育和运作远强于第一阶段,大多数发展较顺利,其中美国NASDA和韩国Kosdaq的交易量甚至一度超过了主板市场。但是,从整体上看,二板的市场份额还是低于主板,也有的二板(如欧洲的Easdaq)曾一度陷入经营困境。 创业板的分类 按与主板市场的关系划分,全球的创业板市场大致可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独立型”。完全独立于主板之外,具有自己鲜明的角色定位。世界上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q)即属此类。纳斯达克市场诞生于1971年,上市规则比主板纽约证券交易所要简化得多,渐渐成为全美高科技上市公司最多的证券市场。截至1999年底,共有4829家上市公司,市值高达5.2万亿美元,其中高科技上市公司所占比重为40%左右,涌现出一批像思科、微软、英特尔那样的大名鼎鼎的高科技巨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0年后的纳斯达克市场羽翼丰满,上市公司总数比纽约证交所多60%,股票交易量在1994年就超过了纽约证交所。 另一类是“附属型”。附属于主板市场,旨在为主板培养上市公司。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发展成熟后可升级到主板市场。换言之,就是充当主板市场的“第二梯队”。新加坡的Sesdaq即属此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