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和基本每股收益有什么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基本每股收益不需要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比如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等),但是稀释每股收益需要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分子和分母的影响。 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 具体定义是什么,怎么理解好呢两者又有怎样区分呢
定义:
每股收益(Earning Per Share,简称EPS) ,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公司某一时期净收益与股份数的比率。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区别:
基本每股收益是相对稀释每股收益来说的,就是不做扣除和稀释的每股收益 。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可以分别举例说明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区别吗书上的解释完全看不懂,什么潜在普通股,可以用通
每股收益就是年报、半年报、季报里的财务数据。也就是每股折合的利润。但只有年报才是比较准确。因为半年报、季报不需要审核的。有的公司还有一些费用没有分摊,压在帐上,比如广告费等,应摊而没有摊,如果摊了每股实际收益就少了,另外还有就是公司有送股,或者是配股的方案,但还没有施实。如果施实,本来总股本是10000股,如果10送5,就变成15000股了,那原有的利润按15000股分不就水了呀,这俩种情况就叫稀释每股收益。
潜在普通股是说这股以后股价有涨的能力。这与该股的行业景气有关,与政策的倾斜度有关。这些明白了没有。你如果炒股,研究最后一个问题就足矣。,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哦,可以继续交流 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区别
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
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从字面理解: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潜在普通股(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转换为普通股后,使普通股总数增加,重新计算每股收益,导致每股收益被稀释。 在计算市盈率时,应该采用基本每股收益还是稀释每股收益
静态市盈率=市价/上年每股收益
即时的市盈率=市价/最新的每股收益
(可能,就是以股本扩大后稀释的每股收益为计算依据)
如果是学习炒股的话,可以系统的买几本书了解一下炒股基础知识,我一般也用模拟炒股学习,用的牛股宝,个人觉得功能比较全,祝你成功 基本每股收益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计算
1,现在先看一下另一个问题:假设你在炒股.2010年1月1日你投资5w本钱,2010年11月30日,你又投了5w本钱进去.到了2010年12月31日,你发现你的市值变成了12万,也就是说1年下来你赚了2w块钱.那么请问,你2010年投资回报率是多少?2/10=20%?这样计算合适吗?如果你10w块钱全部都是2010年1月1日投入的.这样计算年回报率是合适.问题是你现在年初只投入了5w,另外5w是最后一个月才投入的.他只为我赚了一个月的钱.那么这个年回报率怎么算才合理呢?所以一个合理的办法是:本金用时间进行加权,即本金为:5+5*1/12=5.42w.所以年回报率合理的计算方法是2/5.42=36.9%.我想如果你能明白这里计算年回报率时为什么用加权平均数,并且使用时间加权,那么你也能理解每股收益为什么用发行在外股数的加权平均数,并且用时间加权.因为道理是相通的.
2.增加的净利的公式不正确.正确的应该是:债券的本金*债券利息率*(1-所得税率).因为没有转换的时候,债券部分是要支付利息的,即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现在假设将债券转成普通股了,而普通股是不用付利息的.所以就少了一个财务费用支出.所以就多出了一块净利润.同时普通股股数也将增加.而财务费用=债券本金*债券利息率.减少的财务费用,增加的是税前利润,所以增加的净利润就应为:债券本金*债券利息率*(1-所得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