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电子首席,西南证券首席都有哪些

2021-10-30 11:51:11

  1:证券账户网上可以销户吗

  应该是不可以的。一定要到证券公司办理才行。。。账户里没钱,不炒也就好了。

  2:翁振杰的辞职事件

  西南证券8月16日晚间公告称,近日公司分别收到翁振杰、王华刚的书面辞职申请。翁振杰因工作需要,请求辞去公司职务;王华刚因工作需要,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上述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同时,西南证券还称,公司收到大股东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来函,提名罗广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据2011年报显示,翁振杰,1962年10月生,硕士,重庆市第三届人大常委,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人民通信学院教官、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中关村通信网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有限董事。辞职前除在西南证券任职、董事外,还任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重庆渝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
王华刚,1951年10月生,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中员。历任青海省公安厅402信箱团支委,青海省公安厅204信箱团支委、课研组长,青海省公安厅侦察大队干部,四川省永川地区公安处干部,四川省重庆市办公室通信科副科长、计算机通信处副处长、科技通信处处长,重庆市科技通信处处长,重庆市党组成员、副,重庆市党委委员、副,重庆市党委副书记、副、正厅级侦察员、西南证券监事。辞职前任西南证券党委书记、副、董事。
2009年2月,西南证券借壳*ST长运上市。随即,翁振杰在西南证券开始了一系列资本运作。2010年,西南证券定向增发募资60亿元;2011年完成了对银华基金20%股权的增持计划,成为占其股49%的第一大股东;2011年,西南证券还拟以吸收合并的方式收购国都证券,但该收购于2012年8月7日宣布终止,而终止原因并未披露。
同时,翁振杰也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在2011年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人大代表、同创置业创始人、总裁张明渝曾实名举报翁振杰“涉黑”。媒体爆出,张明渝的举报信近5000字,列出了翁振杰及同伙的六大“犯罪事实”和线索,包括“挪用公款、向黑社会提供放高利贷的资金、违法放贷、索要贿赂、非法鲸吞同创集团价值数亿元资产及等多项违法犯罪行为”,其中向翁振杰行贿的相关细节涉及张明渝本人。此事一度在重庆乃至全国金融证券行业引起巨大波澜。

  3: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原中国人民银行行属的第一院校,以金融学科见长,拥有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西财着力实施大金融学科群战略,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领域,并积极强化与一行三以及各大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力求将金融学科做精、做细、做强,发挥行业优势突出特色重点。
证券与学院是西南财经大学实施“大金融学科群战略”后新兴建立的,是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学院是全国第一家专门培养证券与人才的专门学院,并由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担任名誉院长,学院与深交所、各大证券及公司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依托西南财经大学强大的金融学科优势和雄厚的校友资源,我非常看好证券与学院的未来发展。
学院2008年成立,第一届学生是从当时在校的大二学生中甄选进入该学院学习的,目前这个专业已经有了首届毕业生,就业去向非常喜人:
学院首批50名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就业人数共22名,占到了全部人数的44%。其中21名已签约金融证券行业单位,在就业学生中占了99%,真正做到了专业对口就业。学生签约就业单位遍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华泰联合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国海证券、广发证券等知名金融机构,就业前景乐观喜人。
西南财经大学在证券与领域的校友资源非常庞大:(仅包含证券行业的校友)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2006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
前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
原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现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
上海黄金交易所总经理:王喆
中国金融交易所副总裁:宋安平
易方达基金创始人、总裁:叶俊英
广发证券总裁:李建勇
招商证券:宫少林
国信证券总裁:胡继之
东海证券:朱科敏
西南证券:蒋辉
华西、华西证券副总裁:胡小泉
厦门证券:苏金龙
信诚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岳爱民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孙煜扬
浦银安盛基金:姜明生
如此好的平台,高起点,你应该充满信心才对!

  4:西南证券客户账号忘记了怎么办要怎么找回

  西南证券客户账号忘记了的可以致电4008096096,选择人工服务,提供身份证取回,
如果是证券密码忘记了的话,需本人带上身份证和股东账户到证券营业部重置。
更多问题西南证券问题也可以在这里提问
回答来源于金斧子股票问答网

  5:一下停牌四年,符合规则吗

  在证监会11月6日发布“最严停复牌新规”后,沪深交易所的配套业务指引也终于出炉。

  2018年11月21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就《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公开征求意见。《指引》从减少停牌事由、压缩停牌期限、强化信息披露、完善停复牌监管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予以重点规范。

  未来A股上市公司任性停牌,这一顽疾有望根治。事实上,近期已经出现首例强制复牌案例,深交所11月19日晚间公告决定,银亿股份股票自2018年11月20日开市起复牌。银亿股份也因此成为首个被强制复牌的深市A股上市公司。

  上交所停牌新规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交所发布的《指引》,对重组停复牌事项主要进行了4个方面的修订:

  一是减少重组停牌情形,缩短重组停牌期限。

  为兼顾重大资产重组的锁价需求和投资者的交易权利,仅允许以股份方式支付交易对价的重组申请停牌,且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公司披露预案或者草案后,交易所审核及公司回复期间,原则上也不再停牌。

  二是要求停牌期限届满披露预案。

  为提高重组磋商效率,明确投资者预期,避免上市公司滥用停牌制度,上市公司应当在停牌期限届满前披露重组预案并申请复牌,未能按期披露重组预案的,应当终止筹划重组并申请复牌。

  三是明确停牌申请的时间窗口及披露要求。

  上市公司筹划重组申请停牌的,应当在停牌时即披露交易标的、交易方式及对手方。拟申请停牌的,应当在首次披露有关事项时立即申请停牌;上市公司在不停牌的情况下筹划涉及发行股份的重组的,在披露重组预案或报告书前不得披露与本次重组有关的信息。

  四是对于确有必要停牌的事项,留有一定空间。

  国家有关部门对相关事项的停复牌时间另有要求的,公司可以申请继续停牌,但连续停牌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25个交易日。涉及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国家军工秘密等事项,对停复牌时间另有要求的,从其要求。

  此外,为减少停牌随意性、防范滥用停牌情形的发生,结合实践情况,上交所发布的《指引》对上市公司可以申请停牌的其他重大事项也做了更加细化的规定。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类情形:

  一是上市公司筹划控制权变更、要约收购、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其他重大事项,确需停牌的,可以申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确有必要的,可以延期至5个交易日;

  二是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期间原则上股票不停牌,确需停牌的,可申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确有必要的,可以延期至5个交易日;

  三是上市公司风险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严重影响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或者上交所认为有必要的,上市公司可以申请停牌。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上述情形外,上市公司的其他事项如筹划非公开发行、签订重大合同等,都不得申请停牌。

  深交所停牌新规

  深交所发布的《指引》,则从减少停牌事由、压缩停牌期限、强化信息披露、完善停复牌监管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予以重点规范,具体包含有以下重点要求:

  1、《停复牌指引》取消了筹划不涉及发行股份的重组、非公开发行股票、对外投资、签订重大合同等事由的停牌;

  2、明确了仅发行股份重组可停牌且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筹划控制权变更、要约收购等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例外事项的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5个交易日;

  3、规定了不停牌情况下筹划发行股份重组,在方案披露前不得披露相关信息;

  4、明确了交易所对重组方案进行审查问询及公司回复期间原则上不停牌;

  5、对于滥用停牌、无故拖延复牌、期满拒不复牌等行为,交易所可以采取现场检查、强制复牌等措施;

  6、对于股票累计停牌时间过长或者频繁停牌的公司,建立停牌信息公示制度等。

  少停、短停已成普遍共识

  近年来,沪深交易所持续规范上市公司停复牌行为,健全规则、强化监管、鼓励引导多措并举,减少交易阻力,保护投资者交易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市公司“随意停”“任意停”“长期停”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比如,深市停牌公司数量占比从2016年的9%左右下降至目前的1.4%左右,停牌时间超过3个月的公司家数从备忘录发布前的68家下降至目前的14家。今年以来,深市有多家公司在不停牌的状态下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披露重组方案或提示性公告,“不停牌”“少停牌”“短停牌”的市场共识逐步形成。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指出,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国内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停牌事由较多、停牌期限较长的问题。今年以来,“停牌避险”情形明显增多。深交所本次起草《指引》,在总结前期监管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不停牌为原则、停牌为例外,以短期停牌为原则、长期停牌为例外,以间断性停牌为原则、连续性停牌为例外”,引导上市公司审慎行使停牌权利,确保停复牌功能有效发挥。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引》在前期监管成效的基础上,主抓重点、难点问题,总的方向是减少停牌情形,缩短停牌时限,强化分阶段披露要求,明确上市公司及相关方的停复牌责任,同时兼顾市场交易的实际需求。主要思路是以贯彻分阶段披露为核心,根据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类型和影响的不同做出差异化安排。

  专家解读

  对此,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栏目组邀请了西南证券首席研究员张刚对交易所停复牌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解读。

  西南证券首席研究员 张刚:出现这样的意见稿之后,会对相关的题材或板块产生什么影响。比如,一方面,相关的新的政策主要是给与机构投资者、自然人投资者更多的投资机会,否则停牌时间过长,流动性就会减少,大家的交易权利被剥夺。另一方面,在相关的停复牌的制度上,沪深交易所细化了相关的规定,而且做出了具体的量化规定。比如原则上不超过25个交易日,像以前停牌时间超过一年、两年的都有,这种情况将不再出现。

  对于境外资金来讲,A股市场停牌时间过长相关的意见,像MSCI等,甚至指数公司对于停牌时间过长的A股,要求剔除指数。实际上,是变相要求相关的上市公司不要滥用停牌制度,同时不要停牌时间过长,这样能够保障广大投资者交易的权利。对增加市场活跃度,增加流动性是很好的事情,而且有助于吸引境外资金投资A股。

  6:投资新渠道 公司债和企业债有啥不同?

  昨天,我国公司债发行正式启动,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昨天,证监会颁布实施了《公司发行试点办法》,这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发行正式启动,为投资者增加了一个有效的投资渠道。 ■公司债风险要大一些 民族证券分析师宋健表示,公司债的定义现在很明确,就是上市公司发的债。而企业债,是指以前一些大规模的公司发的债,这其中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非上市公司。企业债主要由国家发改委审核,而公司债则由证监会来进行审核。 在发行条件上,只有该公司拥有国家大型项目,比如电网、三峡、铁路等,或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才有筹资机会,才能发行企业债。 而发行公司债,不需要一定拥有大型项目,只要符合试点办法中的规定就可以,比如发债后资产负债率低于40%;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一年的利息等。 与企业债相比,公司债风险大一些,一般上市公司没有信用评级,而投资主要来自信用风险,因此为了弥补信用风险提高了相应的利息率,正所谓高风险、高收益。 ■公司债成批推出还需时间 因此,距离成批发行公司债还有一段距离。之前有传长江电力可能成为首批发行公司债的企业,对于这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本身具备条件,但对其他上市公司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投资公司债小心加息风险 “目前中国正处于加息周期,因此一定固定收益的就要考虑利息风险。”宋健提醒,“在具体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要注意发行企业的资质和信用评级水平。” 宋健指出,一些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股票和有互相平衡作用,具有价值发现的功能,对投资者做股票有一定的帮助。股价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价格扭曲,出现价格和价值背离的情况,这时,股价和的互相纠正功能,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对股市资金分流影响不大 市场上的资金不是流到股市就会流向债市,两者呈现“此消彼涨”的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流股市的资金,但最终的收益率将成为争夺资金的关键。 “资金是具有风险偏好的,现有股市的存量资金都是追求比较高的收益的,如果目前股市不能提供比较高的收益率,那么资金就有可能流向收益率比较高的,目前来说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对股市的影响有限。”宋健说。 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也表示,购买的大都是一些的老投资者,目前来看,主要是一些追求稳定收益的机构会投资,因此对股市没有影响。

下一篇:打击比特币最新新闻
上一篇:中国比特币首富郭宏才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