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类滞涨”环境下的投资选择
受猪周期下行的影响仍然处于0.7%的较低水平(前值为0.8%),但蔬菜价格已经有所抬升。同时,在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能耗双控叠加煤电紧缺,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维持在高位。此外,海外能源紧缺加剧了国内的通胀压力,由于OPEC+拒绝大幅提升产量,石油供需失衡,持续创新高;俄罗斯天然气供给不足也使得天然气价格也持续飙升。国内外能源价格共振使得通胀有高企的风险。经济增长方面,多项数据表明经济增长动力走弱:9月份自2021 年以来首次降至荣枯线以下;投资、消费等数据也显示经济增速放缓,呈现“类滞胀”的状态。
我们通过复盘A 股历史上“滞胀”或“类滞涨”时期指数与各个板块的表现,通过寻找其中的共性和个性,为预判当下市场的演绎,带来一定的启示。2005年以来大致经历了四次“滞胀”或“类滞涨”时期,分别约持续了16 个月、14 个月、14 个月、8个月,其中阶段一和阶段二是典型的“滞涨”,阶段三和阶段四是“类滞涨”。从市场表现来看,阶段一万得全A指数大幅回调,阶段二也有一定回落,阶段三和阶段四为震荡行情,总体来看估值明显承压。
今年的经济形势与2016.12-2018.01 的情况有较大相似性,且演绎更加充分,均是PPI 受供需驱动上行,今年PPI上行还叠加了去年全球QE 的外溢效应,对上游的业绩提振可能更加明显;消费端同样是猪周期下行,粮价较低,另外今年还叠加了后疫情时期消费仍未完全恢复的影响,价格传导效应也不明显。
今年和阶段三2016.12-2018.01 的市场有较大的不同,最主要体现在市场风格不同。阶段三是大市值和“茅指数”占优,即以蓝筹白马股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为主流,今年则是小市值和“宁组合”占优。
投资策略:展望未来一到两季度,经济增速下行,在政府大力保供稳价下,PPI高位或将见顶,同时疫情影响进一步减弱,CPI 有望回升,需要更加关注行业高景气、业绩可持续、增速估值匹配、ROE 稳中有升的板块,建议关注:1、关注前期回调较大且具备防御属性的消费、医药等板块,重点关注价格传导顺畅的细分子板块。2、关注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低的军工板块,前期回调较多但中长期成长性较为确定,同时三季报业绩向好。3、关注下游高景气,且中游有较高议价能力,或具有一体化产业链的企业,如新能源、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等。4、关注疫情后周期板块,包括航运、机场、旅游、商贸、影视等。标的方面重点关注贵州茅台(600519)、五粮液(000585)、药明康德(603259)、宁德时代(300750)、航发动力(600893)、西部超导(688122)、航宇科技(688239)、欧林生物(688319)、横店影视(603103)、宋城演艺(300144)、东方电子(000682)、密封科技(301020)、正海生物(30065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