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未来主战场竟是老年人

2021-09-10 19:58:08

  9月7日,银保监会披露,截至7月末,理财业务存量整改任务已完成近七成,预计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完成整改。中国银行(3.100, 0.01, 0.32%)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331家银行、19家理财公司存续的理财产品余额高达25.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0%。

  监管不断收紧。近日,又有消息传出: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将无法再新增理财业务,即存量规模锁定,逐步剥离消化。与此同时,监管对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制度规范也已在路上。 9月8日,为加强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控,银保监会起草《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理财产品正推进净值化转型,与金融市场、其他资管产品的关联增多,对产品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出台《办法》将有助于督促机构加强产品流动性管理,更好防范风险跨市场、跨产品传染。

  在实施安排上,《办法》为机构做好业务制度、系统建设、产品整改等准备工作预留充分时间。“监管要求理财子公司成立专门的部门,并配备专岗和专人,加强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财子公司需根据监管要求完善系统建设。”9月9日,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告诉记者。

  9月9日,南京银行(9.760, 0.16, 1.67%)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南银理财与母行共融共生,母行渠道一直是南银理财的核心渠道,而南银理财的理财产品也是母行零售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9日,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分析称,对于理财规模小于1000亿元的中小银行而言,成立理财子公司并不是其最佳选择,应抓住相关办法暂未开放第三方机构销售理财产品的时间窗口,提升理财产品销售能力,打造成为理财产品“综合超市”,增加代销收入。

  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快,产品流动性管理提上日程。 《办法》要求理财子公司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和管控机制,指定专门部门和岗位、配备充足具备胜任能力的人员负责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专设负责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部门,并保持相对独立。

  同时,《办法》增加了理财子公司应当向投资者披露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方法相关要求,“有利于配合资管产品转型及投资者教育,便于投资者做出理性决策,理财子公司进行产品设计。”曾刚表示。

  目前,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发行诸多“养老理财产品”。数据显示,2019年初到2020年7月24日,共计294只养老型理财产品发行。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拥有良好的客户渠道和信用基础,在养老产品销售上占有较大优势,但很多养老理财产品往往有名无实,难以真正进入市场。

  近期,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 ( 2021 年上 ) 》显示,上半年,监管部门针对市场中名义上为养老理财,但不具备养老属性与特征的理财产品进行治理。展望未来理财市场,银保监会将推动创新真正具有养老特征、按照养老金融规律运行的理财产品。

  针对以往产品虚名化和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在未来的养老产品设计上,光大证券(17.160, 0.19, 1.12%)分析师王一峰指出,要通过产品创新切实体现养老理财本质,同时将养老账户与普通理财储蓄账户分开管理,开发专户专用账户,此外,银行也可通过保险、信托公司的合作增加保障服务。

下一篇:东方财富网基金净值查询广发聚丰
上一篇:指数增强型产品持续火!公募、券商资管等加大布局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