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二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销售费增80%
记者注意到,问题出在了第二季度,涪陵榨菜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7.09亿元,同比增46.86%;实现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22.73%。但是,公司二季度实现营收6.38亿元,同比降10.78%;实现净利润1.73亿元,同比降27.57%。
伴随着业绩不及预期,涪陵榨菜今年以来的股价走势,也不太乐观。今年2月19日,涪陵榨菜曾冲到54.2元的阶段高点,但随后震荡走低。截至8月6日收盘,股价报收27.79元,市值246.7亿元。今年以来累计下跌34.3%,市值蒸发120.3亿元。
近日,涪陵榨菜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47亿元,同比增长12.46%;实现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下降6.97%。根据推算,涪陵榨菜二季度实现营收6.38亿元,同比下降10.78%;归母净利润为1.73 亿元,同比下降27.57%,收入与利润均低于市场预期。
有券商认为,“今年上半年榨菜行业需求整体萎缩,表现为现代渠道面临高基数与客流量分散的压力,同时餐饮渠道恢复不及预期;另外,由于竞争加剧叠加社区团购冲击渠道价格体系,经销商备货意愿受到影响。”
2021年上半年,涪陵榨菜的品牌宣传费达1.67亿元,占总销售费用的49%,而2020年上半年,其品牌宣传费占比为0。同时,在报告期内,涪陵榨菜还加大了线上推广活动和费用投入,电商费用同比大增88%至1078.94万元,综上导致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0.35%,达到3.39亿元。
也是由于各项费用的增长,导致涪陵榨菜第二季度净利率同比下降6.28%,达到27.12%;整个上半年,涪陵榨菜净利率27.93%,与去年同期的33.76 %相比,降低5.83个百分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在逐渐下滑。
伴随着业绩下滑,涪陵榨菜股价近日也创出年内新低。8月6日收盘,该股下跌2.83%,报27.79元/股,总市值246.7亿元,较高峰时接近腰斩。今年以来,涪陵榨菜股价累计下跌34.3%%,市值蒸发120.3亿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茅系家族”的一员,涪陵榨菜颇受明星基金青睐。今年一季度,多家知名公募资金大举买入,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涪陵榨菜一季报显示,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朱少醒的富国天惠和袁芳管理的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股票等明星基金抱团买入或增持,均位于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但是,到了二季度末,张坤、袁芳已退出此名单,意味着二者已减仓涪陵榨菜。据东方财富(33.060, 0.13, 0.39%)网统计,一季度末,持有涪陵榨菜的基金共40只,二季度末,持股基金减少至23只。
由于受市场供求、CPI等因素影响,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涪陵榨菜采购的青菜头金额为3.33亿元,采购的榨菜半成品为2120万元,主要外购原材料价格同比变动超30%,引起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上升6.85%。
不过,即使在成本压力下,涪陵榨菜依然充满信心,“因为原料价格还需综合考虑二盐、三盐半成品价格,后续不断收购的半成本也会对原料价格造成影响,因此下半年毛利率不太好估计,小幅度的波动会有,但在稳健经营的背景下,毛利率维持在50%以上没有问题。”
事实上,涪陵榨菜的产品毛利率一直居高位。2015年以来,涪陵榨菜的毛利率一直在40%以上,而且持续走高,到2019年已经接近60%,此后维持在高位。2021年上半年,涪陵榨菜的综合毛利率达59.50%,而2020年同期其综合毛利率为57.41%。
中信建投(26.570, 0.19, 0.72%)证券曾在一份研报中统计,2008年到2018年10月,涪陵榨菜累计提价12次,主要形式包括直接提价(提出厂价或终端价)和间接提价(价格不变,缩小规格)。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涪陵榨菜近年也在进行多元化布局,但很明显没有成功。公司营收、利润的增加其实都是基于涨价。即使涪陵榨菜拥有行业定价权,但也要面对天花板效应。榨菜不存在高消费概念,所以产品调价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