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将公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健康评估网点
工信部今日公开征求对
1、频繁发生电压、电流或温度等异常报警。
2、充放电循环次数超过制造商规定值。
3、最低输出电压低于制造商规定值。
4、最高工作温度超过制造商规定值。
5、管理系统出现故障。
6、制造商认为影响使用安全的其他问题。
工信部表示,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为确保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期间,各地政府将根据本地区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保有量和地域分布,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就近便利的原则,依托取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第三方实验室以及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销售网点等,今后,消费者可自行前往居住地周边的健康评估网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应按照以下“五步法”进行,附步骤如下:
一是观察电池外观。确认是否出现明显破损、漏液、较为严重的变形、烧蚀痕迹或与原车上电池安装位置及尺寸明显不匹配的情况。建议将锂离子电池与配套的电动自行车一同进行评估,以提升评估的准确性。 二是检查电池标签。确认是否有产品标识,是否明确标识标称电压、额定容量等参数信息,以及所标识的标称电压是否不超过 48V、是否已达到制造商明示的安全使用年限。 三是测试电池内阻。用交流内阻测试仪测量电池组内阻是否不大于 0.5Ω。 四是测量最大输出电压。用原装充电器或通用充电器将锂离子电池充至满电状态后,测量电池输出电压,确认是否不大于 60V。 五是计算放电容量衰减率。测量锂离子电池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比较,确认容量衰减率是否不超过 50%。
对于评估后不建议继续使用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目前各地政府正在按国务院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统一部署,积极建设锂离子电池回收体系,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指导、因地制宜、全链联动、安全便民”原则,推动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通过自建、合作共建、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建设回收服务网点,确保存在健康隐患的锂离子电池“应收尽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