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集团:大幅溢价回购,业绩下滑只是“偶然”?
10月24日,东岳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2023年10月23日与卖方订立
据悉,在重重债务下,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于2022年8月正式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多氟多、联创股份等多家公司表示参与重整,业内人士分析这些公司的意图是谋求新华联手中东岳集团的控制权。
现如今,东岳集团对公司股价大幅溢价回购,同时还售卖股份以弥补回购的资金。这其中,展现的不仅仅公司“财力”,而且还彰显了公司稳健经营的决心。
而受此溢价回购消息提振,东岳集团股价今日高开高走,盘中一度涨近20%。截止收盘其股价大涨13.67%,报于6.07港元,大幅扭转往日低迷走势。
然而,东岳集团此次股价受利好消息提振的背后,亦有来自基本面和行业的“暗流”涌动。
东岳集团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老牌化工企业。该公司通过氟化工原料发家,后逐步延长氟化工产业链,布局硅材料、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如今已经拥有从初级原料到终端产品最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
发展三十多年来,东岳集团在氟化工和硅化工两大产业链均具备显著的一体化优势,目前是我国氟硅行业龙头,主要产品包括了高分子材料、有机硅、制冷剂等。其中,在制冷剂领域优势更为突出,目前二代制冷剂R22年产能28万吨,稳居行业第一;第三代制冷剂R32、R125的年产能则分别为6万吨、4万吨。
有意思的是,从基本面表现来看,东岳集团则呈现出一大明显的特征——即以2023年为分界点,2023年之前营收和净利稳步向上,2023年之后则呈现出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特征。
据智通财经观察,2018年至2022年这几年,东岳集团一直保持着强劲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期内该公司录得收入分别为分别为142.19亿元、129.59亿元、100.44亿元、158.44亿元、200.2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4.35亿元、17.42亿元、9.03亿元,26.82亿元、41.76亿元。可见,过去两年间正是东岳集团业绩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间窗口。
谁曾想,自2023年以来,东岳集团的增长势头戛然而止。
根据公司此前披露的公告,2023年前五月东岳集团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约为83%。据介绍,公司盈利状况急剧恶化,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的部分主要产品的售价较上年同期大幅下跌。
随后,东岳集团披露中期业绩,营收净利继续大幅下滑——据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收益71.98亿元,同比下降28.8%;股东应占溢利2.84亿元,同比下降83.2%;每股基本盈利0.13元。
对此,该公司在财报中坦言业绩下滑原因表示,期内,受整体环境影响,氟硅化工行业景气度较低,下游需求偏弱,导致集团多个主要产品价格下滑,因此集团各业务分部业绩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对外销售约为22.7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45%,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31.61%。该分部业绩为盈利2.2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0.46%。该分部重要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是其对外销售收入及业绩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PVDF产品价格下滑最大,其市场下游需求较弱,而行业内产能有较大增长。虽然集团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量的增长无法弥补产品价格下滑带来的影响。
由上可知,东岳集体作为化工龙头,亦不乏业绩隐忧。
制冷剂“向上”,有机硅“向下”?
行业化工龙头亦有增长隐忧,除了自身条件使然之外,也需要“向外”找寻。
从业务线来看,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制冷剂分部和有机硅分部是东岳集团业绩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2023年以来,受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PVDF、有机硅等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以近年来备受瞩目的PVDF为例,据choice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PVDF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年内跌幅约55%。
供需关系失衡导致产品价格下滑,进而对相关公司造成业绩压力,无疑是此次东岳集团业绩下滑的关键原因。
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那么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后续行业的走势将会如何演绎,对东岳集团又将带来什么影响呢?
拆分来看,制冷剂行业长期景气开启,有望给东岳集团带来较强的盈利修复力量。
9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
随着国内经济进一步复苏,看好下游空调、冰箱、汽车需求持续拉动制冷剂用量。根据
与之相反的是,有机硅下游需求偏弱,预计后续仍将给东岳集团盈利带来一定的压力。
目前有机硅价格仍然处于较低位,有机硅主要是面临需求困境。今年以来,由于新增产能的大量投放,供给偏多导致有机硅市场出现供需失衡,有机硅价格持续回落根据东岳硅材半年报数据披露,1-6月,有机硅DMC市场平均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45.07%,跌破行业成本线月来看,即将进入传统旺季,对于业者有一定信心支撑,但供需博弈仍存,国内单体开工率预计有回增,需求端提振有限,仅室温胶及其下游订单有增加,高温胶、硅油产品需求增长不明显。此外出口环境尚不明朗,从瓦克、陶氏等产品价格来看对于国内产品也存在竞争优势。原料甲醇、工业硅存在上涨期,涨幅有限。对此,隆众资讯预计,9月有机硅DMC价格先跌后涨,调整幅度均有限。
有机硅下游需求仍旧偏弱,无疑将对东岳集团业绩向上扭转造成一定的压力。据悉,东岳集团的的有机硅业务由子公司东岳硅材生产,其使用硅粉及自供的一氯甲烷生产硅单体,并将硅单体加工为硅中间体,其中部分中间体自供用于生产硅橡胶及其他有机硅。东岳硅材的硅单体原有年产能30万吨,募资扩产后目前单体产能60万吨。
最后来看含氟高分子材料行业,:PVDF产能释放,价格回落,因此预计对东岳集团业绩向上增长“助力”不大。
2021年PVDF需求爆发初期,国内PVDF供需结构阶段性失衡,产品价格、价差大幅走高,同时吸引了众多企业陆续布局或扩建PVDF及原材料R142b配套产能。2022年三季度开始,我国PVDF新建产能进入集中投产期,供给增加下PVDF价格开始自高位一路走低,现已基本回落至2021年以前的低位水平。
据Baiinfo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PVDF产能已突破11万吨,较2021年上涨近70%。预计2023-2024年我国在建PVDF产能仍将陆续释放,考虑到供需矛盾相对突出,短期内整体弱势行情或难有改观。
行业继续“弱行情”,显然也将促使东岳集团2023年PVDF报价及利润率有所回落。据悉,东岳的高分子材料包括PTFE、PVDF、HFP、FEP、FKM等诸多品类,现有年产能分别为5.5、2.5、1、1、0.3万吨,产能优势显著,并实现R142b、R22等原材料自给自足。2022年锂电需求驱动PVDF均价大涨,公司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利润释放。鉴于行业产能扩充及下游需求偏弱,2023年PVDF报价及利润率回落。
综上种种,不难看出,于东岳集团而言,此次大幅溢价收购一定的提振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为股价短期上涨带来较大助力。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业绩增长压力萦绕叠加有机硅、及PVDF行业需求偏弱开启的“弱行情”,显然也将对东岳集团后续股价向上增长造成一定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