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港股解盘 香港密集发布利好10月可期 AI热潮再度燃起

2023-10-07 00:50:40

  国庆港股最后一个交易日没有让人失望,今天恒指高举高打,全天走势维持高位,只是成交量不见起色。符合昨日判断:“如果没有进一步利空打压,周五市场就会往好的预期方向走”。

  市场情绪出现好转,香港财政司司长表示,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很快将交报告。一个充满活力、投资产品种类繁多的金融市场,对保持香港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成立该小组的目的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香港上市、激活产品创新及多样化、提升价格发现机制和交易效率等。10月4日,香港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同首批20家在港落户或扩充业务的重点企业进行签字仪式,其中包括阿斯利康、华为、京东、联想、美团等,其中八成为内地企业。大型企业入驻香港本身就是一种信心的提振。

  另外,港交所表示,目前正积极与香港政府和监管机关研究市场在恶劣天气下继续运作的安排。香港经常会有台风,如果每次都中断交易无疑对市场连贯性带来阻碍,会给投资者带来无形的损失,尤其是在行情极端的时候无法交易是非常被动的。巨额短线交易者不得不尽量回避有强台风的时间段。预计这种情况后面会改善。

  资金层面,港股弱势之下却有资金正大手笔进行抄底,一批港股ETF被大幅净申购。最典型的是港交所上市的华夏恒指ESG ETF,其于10月3日获得大额资金净申购,在市场大跌的情况下,最新净值规模却由9月29日的7.6亿港元飙升至74.4亿港元,资金净流入几近67亿港元,据华夏基金,这是由香港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机构投资者认购。这次机构客户是香港领先的MPF机构投资者。内地的资金也在借道ETF抄底A股。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A股市场股票型ETF“越跌越买”,份额逆市上涨1756亿份,净申购金额高达2283亿元。

  10月3日,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宣布任命陈家齐为首任CEO,任期三年,并将于2023年10月9日履新。近期有消息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预计在今年底启动项目投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港版“淡马锡”之称,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达620亿港元。其中,规模为300亿港元的共同投资基金被外界视为香港版的“政府引导基金”,备受投资圈关注。HKIC将以“直投+间接投资”的模式开展投资,目前主要选定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高端制造业这四个赛道的早期项目和优质GP。

  另有传言:中国A股节后将调整交易时间,并将在一部分股票试行有限制的T+0交易。感觉延长交易时间是有可能的,因为A股确实在全球来说交易时间都是很短的。而且也能增加财政收入,对市场而言是中性的,行情好的时候都希望时间长点,差的时候希望赶紧收市。至于T+0,这个应该是不靠谱的,因为要推出这项措施,券商肯定要修改柜台交易系统,而且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才能正式推出,目前没有看到相关动作。估计源头是:10月6日开展全市场连通性测试。但这只是普通的测试,并非是针对T+0方面的测试。不管怎么说,证券类个股的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都涨了两个多点。银行股也迎来普涨。东亚银行涨幅超过4%,农业银行涨幅逾3%,其他大部分银行股的涨幅也在2%以上。

  市场积极信号是腾讯控股终于收复300港元关口,收盘305.2,大市值品种普遍都出现反弹。另一信号是地产股在融创中国率先扫除债务重组下再涨超10个点,这个示范效应让资金看到了希望。其它地产都在积极反弹。比如佳兆业集团盘中一度拉升了不少。比较诡异的是近期佳兆业健康走势很生猛,公司上半年取得收益9259万港元,背后是何原因需要观察,诺辉健康这类也被带动。

  假日经济每天都是轮炒状态,今天轮到航空类,数据显示,今年假期日均航班量预计比2019年同期增长5.2%,预计超过2100万名旅客将在假期乘机出行。根据航班管家预测,境内运力方面,2023年国庆假期日均航班量超1.55万架次,预计同比2019年提升5.2%,相比2023年“五一”假期提升7.1%。中国国航、国泰航空涨近3%。

  近期富达、施罗德、安联等知名资管机构均发表了对市场投资机会的看法,其中人工智能等板块被重点关注。详见板块聚焦。

  市场都在关注美国9月非农数据,最新结果是增加33.6万,较预期的17万大幅增长,远高于8月的18.7万个。大型金融机构中,花旗给出了最高的非农预期,也仅为新增24万人。显示出美国劳动力市场相当强劲,毫无疑问,这个数据将会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再度攀升,对全球股市都会造成影响。

  不过,下周A股就要开市,这个利空估计也就影响一下开盘。整体会走自己的节奏,投资者更看重的是后面的利好对冲。

  

  在华为及海外巨头的共同发力之下,AI的热潮再度燃起。其中应用端,主要有美图公司、医渡科技;硬件算力端,主要有联想集团、ASMPT,其它还有三大运营商。

  珍酒李渡:上半年纯利增超2倍

  中秋国庆旺季动销稳升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19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增长202.1%;实现经调整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增长22%。珍酒李渡于9月4日正式纳入港股通。10月3日获南向资金增持585.74万股。

  点评:公司收入利润双位数增长,业绩超预期。业绩增速高于收入主要由于毛利率提升,产品结构升级以及公司采用了更多成本更低的自有基酒来取代第三方基酒。2023H1珍酒营收23.06亿元、同比14.9%,占比达65.5%,上半年环比持续改善,高端大单品珍30停货挺价,核心大单品珍15投放得当、叠加管控有效下动销提振、批价回升,未来收入稳增和高端升级有望同步兑现。李渡营收4.89亿元、同比+16.7%,沉浸式体验下品牌营销效应逐渐释放,2023H1销量同比+16.5%至1053吨。湘窖、开口笑分别同比分别+17.3%、+6.5%。公司手握珍酒、李渡等两大核心品牌,珍酒吨价提升、李渡放量增长,高端与中档两端发力,结构升级带动毛利率提升,未来盈利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上市仅4月就纳入港股通,价值再获认可。机构表示,中秋国庆营销旺季,目前动销处于稳步提升趋势,公司Q3在报表基数不低的情况下将实现环比加速。

  特海国际:翻台率呈上升趋势 海外开店提速

  1H23公司收入3.24亿美元,同比增加31.8%;归母净利润0.03亿美元,1H23餐厅层面经营利润率8.3%,同比增加6.8pct、环比增加2.2pct。10月3日,公司获南向资金增持57.63万股。

  点评:公司各区域餐厅层面均实现盈利,毛利率持续优化。1H23,东南亚地区餐厅利润率已修复至10.9%,同比增加1.3pct;东亚、北美洲、其他地区均实现餐厅层面扭亏。稳步扩张餐厅网络,公司1H23末餐厅数量合计115家,1H23新开门店4家。伴随海外经济复苏,各区域翻台率同比均抬升。2023H1东南亚/东亚/北美区域分别为3.3/3.1/3.2次/天,同比分别抬升0.1/0.5/0.4次/天,餐厅接待能力提升。东南亚以外地区贡献增量,年初以来公司新开店4家,分别位于阿联酋/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其他收入0.07亿美元,同比增长266.4%,主要源自火锅调味品与食材受市场欢迎,且新业务销售增长。看好海外经济普遍回暖后,公司开店提速进而释放盈利弹性。

下一篇:美8月消费者借贷总额意外减少156亿美元 为三年多来最大降幅
上一篇:美股异动 斯威夫特电影预售突破1亿美元 AMC院线%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