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证券:复盘国内外经验若“平准基金”落地 哪些板块有望领涨

2023-09-25 12:21:15

  华鑫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历史上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曾设立过“平准基金”,复盘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的平准基金或类平准基金发现,短期来看平准基金在遏制股市下滑趋势方面成效显著,但从长期来看,其维稳效果还是取决于政策配合力度和经济修复情况。该行认为平准基金入市后蓝筹企稳,超跌行业领涨反弹。从当前来看,成长超跌较多,TMT相对于上证指数跌幅居前。若平准基金落地,蓝筹股修复和超跌成长弹性可期。

  华鑫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大陆:2015年三次救市,大小盘股齐托

  2015年A股“国家队”资金曾三次入场救市,政策和资金组合拳发力效果明显。2015年6月12日,证监会下发了

  7月4日,证监会动员21家券商出资1200亿元买入蓝筹股。7月5日,央行表示给予证金公司流动性支持,此外中央汇金宣布称已买入ETF并且还将继续买入。此轮救市行动初期,资金主要集中于购买上证权重股,这导致众多中小创股票续跌,7月8日起救市资金耗资近700亿元专救中小创股。7月中旬之前,17家商业银行借予证金公司共计1.3万亿元资金入市稳定股价。在此期间上证指数反弹回升了5.18%。但是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愈发强烈、811汇改启动、货币政策趋松致使人民币汇率下行,叠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综合因素影响下,中国股市在8月下旬二度探底。直至8月底,在央行再次降准降息、七千亿养老金入市正式获批、第二批救市资金入场的众多政策利好下,股市开始企稳回升,截至2015年底上证指数在3个月内回升了11.77%。

  中国香港:外汇基金助力港股和汇率稳定

  外汇基金买蓝筹,持续流入逼迫国际空头平仓。1998年8月,在索罗斯等国际资本三度狙击港元导致港元兑美元汇率大幅承压,再叠加亚洲金融风暴、香港股市泡沫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截至当年8月13日,港股在一年内大幅下跌59.63%创五年新低。1998年8月14日,为了对抗国际投机者压迫恒生指数下跌从而进行套利的策略,港府首次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市救市护盘,主要购买了汇丰、香港电讯等大盘蓝筹股和期票,这一举措成功截断了恒生指数的下滑趋势,使其当日便上涨了8.47%;在接下来的半月中,国际游资和港府外汇基金在市场上反复拉锯。最终港府在8月28日的期货结算日成功击退国际游资,国际投机资金被迫平仓退出,香港股市也在9月1日抵达本轮下跌行情的最低点7062.47。此后经历了1个月的震荡上行后,恒生指数自10月初开始直线年底,恒生指数在四个月内上涨了42.28%。在此期间,港府陆续动用了1181亿港元外汇基金买入多支蓝筹股,成功稳定了香港汇率,港股开始企稳回升。

  日本:三启“平准基金”,银行是主力出资方

  日本历史上共计启动了三次“平准基金”救市行动,分别为1964年1月、1965年1月和1995年5月,日本在战后形成了特有的主银行体系,银行资金成为救市主力。

  第一次平准基金救市行动的宏观背景是1963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基本面下行、叠加美国加重资金募集税额致日本大量投资信托基金解约,日本股市崩盘。截至1963年底,日经225指数半年内下跌23.27%。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于1964年1月20日发动14家银行及四大证券公司联合出资1905亿日元设立“共同证券基金”救市,此后半年日本股市指数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开始震荡企稳,6月30日日经225指数较1月20日回升了3.23%,日本首次平准基金救市行动效果不明显;但是随后半年,日本共同证券基金逐渐枯竭,平准基金对于日本股市的稳定作用开始消退,截至1964年底,日经225指数再次反转下跌10.08%。

  因此,日本于1965年1月再度启动平准基金救市,追加了3227亿日元设立日本证券持有组合基金,短期来看遏制了日经225指数的下行趋势,但是拉长时间到半年来看,日本股市延续下行趋势,截至1965年6月30日,东京日经225指数较年初下跌13.61%,此次日本平准基金救市失败。日本第三次启动平准基金救市,是在1994年四季度日本GDP增速转负、叠加阪神大地震对经济造成短期冲击的背景下,1995年4月底东京日经225指数较年初下跌了14.62%。因此日本政府于1995年5月投入了2万亿日元成立主要资金来自于银行业的股市安定基金稳定股市,再叠加1995年日本GDP增速逐季回升,日本股市在经历了两个月的震荡下行后重新开始大幅反弹上行。截至年底,日经225指数在半年内反弹回升了37.16%。至此,此次日本启动平准基金稳定股市的效果十分显著。

  韩国:四次启动“平准基金”,经济底配合下成效显著

  韩国四次启动“平准基金”救市行动,救市效力有赖于经济基本面好转和政策配合效率。韩国政府共在3个阶段发起了4次“平准基金”救市行动,分别为1990年的5月和9月、2003年3月、以及2008年11月。

  第一阶段:1990年由于韩国股市泡沫破灭、叠加韩国经济基本面下行,4月底韩国综合指数较年初下跌了24.21%。在此背景下,韩国政府于当年5月发动券商、银行及保险公司共同出资59.2亿美元首次成立股市稳定基金救市,韩国股指于一个月内反弹回升了16.82%。但是从6月中旬开始,股市在韩国GDP增速见顶回落的影响下重归下探趋势,至8月底韩国综合指数再度下跌了24.56%。至此,韩国政府在9月动员投资信托公司追加38.5亿美元成立“保证股价基金”救市护盘。此后韩国股指在经历了短期的震荡调整后开始为期1个月的直线上行,期间韩国综合指数上涨了35.46%,而后进入横盘震荡期;

  第二阶段:韩国经济增速下滑叠加信用卡危机导致韩国股市大跌,截至2003年2月底韩国股市在一年内下跌了31%。因此,韩国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和证券保管中心在2003年3月联合成立了4000亿韩元的股市稳定基金投入股市,再叠加韩国GDP增速见底回升、以及配套一系列利好政策,韩国此次“平准基金”救市行动效果十分显著。截至2003年底,股市反弹回升了37.40%;

  第三阶段: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下,韩国股指在2008年5月至11月期间下跌了36.08%。为了应对这一情况,2008年11月6日韩国政府宣布重新筹建一只规模为5150亿韩元的股市稳定基金,并且出台了限制股市做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扩大财政支出、降息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与此同时韩国GDP增速开始低位筑底,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韩国股市的大幅下滑趋势迅速得到了遏制,并且开始震荡上行。截至2009年9月底,韩国股指上涨了53.19%,此轮“平准基金”救市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美国:次贷危机下重心是救机构,救股市成效不佳

  次贷危机爆发,美国平准基金旨在为高破产风险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保障。2007-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在金融体系不断蔓延。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倒闭,彻底引爆全球金融危机,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暴跌。为了阻止此次次贷危机传导至金融市场,2008年9月14日美联储联合美国十大银行成立700亿美元平准基金,以保障存在破产风险的金融机构。紧接着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10月实施25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用于购买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优先股股权。但是这次美国的“平准基金”救市行动并未取得有效的成果,股市在短暂反弹之后继续大幅下跌了22.59%,然后自10月中旬开始震荡下行,截至2009年3月底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继续下行了18.95%。

  经验总结:何时出?如何救?买什么?

  从平准基金的运行经验来看,发起者主要为政府、央行、金融机构,资金

  平准基金入场买入的产品主要包括大盘蓝筹股、权重股、股指成分股等直接影响股市涨跌的个股,以及债券和ETF等其他金融产品。

  一般平准基金的存续期间都超过了一年,通常会在股市处于上涨行情、平准基金获得一定盈利的情况下退出,以免损害股市的稳定性。

  在救市效果方面,从时间维度来看,平准基金在短期内对股市下行具有突出的遏制作用,但是长期而言,其效力更加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变化趋势和政策配合效率;

  从股市下行的主导因素来看,如果是因为外部冲击,平准基金的救市效果将会比较显著,如1998年的香港、2003年和2008年的韩国,如果是经济内生因素问题,其救市效果将十分有限,股市将更加依赖于经济基本面的好转,如1995年的日本、2008年的美国。

  参考内外经验,需要审慎看待平准基金救市的成效:

  平准基金短期对冲效果明显,但并不能完全对冲经济基本面下行对股市的负面作用,所以改善经济基本面的内生问题、提升政策配合效率尤为重要。当前该行国家股市的持续低迷,主要还是因为经济下行承压、内需不足,所以设立平准基金对于股市的提振效果可能相对有限;

  平准基金落地后关注蓝筹股和超跌行业。平准基金入市后蓝筹企稳,超跌行业领涨反弹。2015年国家队救市买入蓝筹股,食饮、医药、电力设备这些市值较大的行业直接受益,但从弹性角度来看,大盘蓝筹并非弹性最高品种,前期超跌的国防军工在反弹阶段表现一马当先,商贸零售、机械设备、有色金属这类调整较深的行业反弹相对收益也在前列。从当前来看,成长超跌较多,TMT相对于上证指数跌幅居前。若平准基金落地,蓝筹股修复和超跌成长弹性可期。

下一篇:时代集团控股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03亿港元 同比增加81.6
上一篇:卓尔智联:“增收不增利”明显 高负债或拖累业绩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