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去年净利首次突破千亿,今年保持集装箱船队运力增长
3月30日晚间,全球航运巨头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去年中远海控实现营收3910.58亿元,同比增长17.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5.95亿元,同比增长22.66%,创历史新高。息税前利润1707.78亿元,同比增长29.77%;资产负债率降至50.46%,较期初下降6.22个百分点;2022年度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47.22亿元,约为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的50%。
据年报援引法国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数据显示,中远海控旗下集装箱船队运力规模继续稳居行业第一梯队。截至去年底,自营集装箱船队规模489艘,运力超过289万标准箱。去年新订造集装箱船舶12艘、运力28.8万标准箱。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手持新造船订单共计44艘、合计运力近89万标准箱。
今年以来,随全球需求放缓,集装箱船闲置运力逐步增多。据海事咨询公司Drewry此前表示,随着全球经济放缓,集装箱航运公司有更多船只在闲置。3月份全球有相当于137万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力闲置,为2020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
对此,
分季度来看,去年中远海控四季度营收为近三年来首次出现环比大幅下降,去年四季度营收达745.04亿元,环比下降近三成。
对此,中远海控工作人员向
中远海控主要分为两大业务,主营的集装箱航运业务方面,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集运和间接控股子公司东方海外国际,经营国际、国内海上集装箱运输服务及相关业务。
去年,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3840.36亿元,同比增幅17.11%,占总营收的98.2%,毛利率为44.26%。息税前利润为1645.24亿元,同比增长28.79%;净利润为1367.08亿元,同比增长27.71%。另一中远海运港口码头业务去年收入97.98亿元,同比增幅23.54%,毛利率为31.65%。
其中集装箱航运业务的业绩驱动主要为保持高位的全年运价。中远海控方面表示,去年受全球经贸增速放缓,海外市场高通胀、低消费、去库存,以及2021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集装箱运输需求出现萎缩。同时,全球供应链拥堵情况好转,运力加快回归,集运市场呈现供需弱平衡的态势,逐步回归理性。市场运价自下半年开始快速下滑,但鉴于价格中枢较2020年之前有所抬升,全年运价仍保持历史高位。
航线收入方面,除了中国大陆航线%外,其他航线均有所增长。其中,跨太平洋航线亿元,收入同比增幅也最高,达34.46%。
去年中远海控及其所属公司货运量同比下滑9.29%。其中下滑幅度最高的三条航线分别是中国大陆、亚欧、跨太平洋航线年中远海控集运货运量数据。
码头业务方面,去年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总吞吐量为1.3亿标准箱,同比上升0.63%。其中,长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码头吞吐量有所下滑,分别下滑9.39%以及3.55%。
相比前两年“一箱难求”,今年港口“空箱堆积”成为普遍情况。此前,有专家接受
对于港口空箱堆积的情况,中远海控工作人员向
合同资产方面,2022年,中远海控及附属公司合同资产余额3.4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08亿元,降幅37.91%。主要是2022年末与上年末相比,运价下跌,集装箱航运业务应收未完航次收入相应减少。
截至2022年末,集团应付账款余额1059.62亿元,增幅53.34%,财报称,主要由于去年全球码头协议费率普遍上涨,燃油价格和船舶租金同比大幅上升,使得集装箱航运业务成本明显上升;受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多处码头罢工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船舶租金、集装箱租金等费用尚未与供应商达成一致意见,相关费用尚未完成结算;报告期内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集团以美元结算的应付账款占比较高,应付账款人民币余额相应增加。
展望2023年,中远海控表示,集装箱航运业既面临需求增速放缓、贸易格局演变、脱碳进程提速等长期课题,也面临行业竞争加剧、运力供给增加的现实考验。IMO环保新规的实施或将推动老旧集装箱船舶加速拆解和部分低效能船舶航速受限,可能会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对行业的有效供给形成一定程度约束。
,加密东南亚、中东红海、印巴、跨大西洋、拉美、非洲等新兴、区域和第三国市场的投入,推动全球服务能力的均衡提升。还将加快推进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和绿色能源转型升级。码头业务方面,今年将继续完善全球码头网络布局,积极挖掘在新兴市场、区域市场的投资发展机会,物色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发掘有控制力的战略性码头和高盈利的参股码头的投资机会,构建均衡发展的全球码头网络,还提及继续提高单箱收入,提升码头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