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街道:把好时代方向盘 当好“红色摆渡人”
网约车是城市形象的“移动窗口”,网约车驾驶员是新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近年来,文峰街道党工委认真落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要求,坚持强体系、建阵地、优服务,不断擦亮“红色摆渡人”党建品牌。
强化党建引领
“有形覆盖+无形覆盖”推动“底盘更稳”
强化政治引领,让党的组织“坚如磐石”、党的声音“春风化雨”。组织建设从“有”到“优”。成立南通市网约车驾驶员协会党支部,聘请市宣讲团成员朱晖担任支部党建工作指导员。今年以来,2名网约车驾驶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展支部活动4场。常态教育从“散”到“聚”。紧扣教育服务一体化主线,开展“凝‘新’聚力启新程‘新’心向党谱新篇”二十大精神学习主题党日,老干部讲师团蒋春昇用惟妙惟肖的传统剪纸讲授微党课。网约车协会党支部书记王剑锋在活动中表示,这是一份关爱,也是一份责任,他们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日常关爱从“浅”到“深”。全年开展“四季关爱”等活动20余次,街社联合慰问网约车驾驶员等新业态群体40余人。深化“江海小蜜蜂”红色驿站老阵地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度融合,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
拓宽服务半径
“结对帮扶+个性服务”实现“帮得更多”
网约车驾驶员党支部与阳光养老集团党支部进行结对,打造“红色摆渡人”服务品牌和“3+3”服务体系,成立护苗、银龄、吾老三支志愿车队,车队队长均由党员担任,分别为高校贫困学生、社区困难党员、敬老院困难老人三类群体,提供免费接驳服务,目前服务人数达45人。失独不再“独”。红星社区失独家庭荣桂英退休多年,身患尿毒症,一周需要三次到医院进行血透,网约车协会党支部全程接送荣阿姨到医院,用浓浓爱心凝聚正能量。不便更加“便”。唐德武老先生家住三里墩社区,平时长期从事书画志愿教学服务,但腿脚不便。网约车协会党支部给唐老安排了专车接送服务。唐老表示:“‘红色摆渡人’这个品牌非常好,给他们点赞!”敬老更“护老”。陈金刚、朱慧兰两位老党员家住城南二村,得知两位老党员要去爱晚亭老年公寓捐赠一批物资,党员驾驶员立刻安排专车服务,用温暖人心的举动传递正能量。
彰显责任担当
“常态治理+临时保障”确保“成色更亮”
引导网约车驾驶员在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作用,扛起“一直在路上”的责任担当。爱心“标兵”传递新温暖。中央商务区成立“中南壹家”爱心基金会,对高龄孤寡老人、残疾儿童等困难群体开展精准救助,网约车驾驶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代表共捐助1200元,为慈善事业添砖加瓦。城市“哨兵”展现新力量。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文明创建随手拍”活动,建立问题“发现—处置—反馈—激励”机制,12名网约车司机在4个路段5个岗位参与创文迎查,解决现场事故4起,有效发挥驾驶员群体的“千里眼”“顺风耳”作用。防疫“卫士”彰显新担当。开展“六个一”主题活动,即“一车一码”“一日一学”“一单一检”“一天一检”“一情一报”“一客一宣”,实现疫情防控队伍“扩容”、风险排查“增效”。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4名网约车党员驾驶员组建“接驳突击队”,每日14小时奔波酒店与小区之间,接送辖区居民143人,用实际行动传递“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