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近年来,海安市开发区上湖村党总支不断探索实践,以“一面旗、一张网、一条心、一家亲”“四个一”治理模式为抓手,通过强化政治引领、织密组织体系、干群联动共治,汇聚区域资源,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努力织就广大群众“最后一米”的幸福生活,初步实现了“党旗红、治理优、乡风美”的美好图景。
“一面旗”强化政治引领
海安市上湖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本村实际出发,采取“党建+社会治理”的模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有机融入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不断增强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真正激活党组织和党员的生命力。红色项目支撑。以“红色网格引领社区治理”“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村校共建新路径”等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激发基层党建红色动能。党群阵地融合。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站、党员联系点功能,为社区党员群众搭建起联系交流、学习教育、民主议事等于一体的平台,使楼宇间、家庭间、邻里间实现资源无缝连接。党员先锋服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共产党员示范岗”,建立党员联系制度,融入网格治理,党员当好政策法规宣讲员、文明建设示范员、困难群体帮扶员、居民矛盾调解员等,真正把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张网”织密组织体系
海安市上湖村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构建起“村党总支—5个网格党支部—8个楼栋党小组—24个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一个格服务、一张网治理”。品牌擦亮民生。结合楼宇、企业、学校、医院等属性特点,按照“一格一专业、一格一品牌”的原则,合理配置服务资源,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小区环境整治、公共设施维护、邻里纠纷家事纠纷调解等工作,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网格托起民生。村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确立网格应急处置项目,用于上级下派工单的应急办理处置、网格内突发事件临时处置等。为着力办好群众身边小事,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最快速度解决问题”。经费服务民生。今年,上湖村统筹为民服务经费,拟定民生小事项目经费暂行使用办法,聚焦公共设施维护、环境美化、应急管理等,累计投入资金29.5万元,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补齐治理短板。
“一条心”干群联动共治
海安市上湖村推行基层治理民主协商,把“表决器”“评价权”交到群众手中,引导和带领群众参与自治共建,提升干部群众对村“两委”的信任度、认可度。构建协商民主机制。建立村级百姓议事室,通过解决“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等问题,实现百姓的事情由百姓商量的良好局面。将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乡贤能人代表、“三官一律一员”、法律顾问作为援法议事会议成员,解决基层协商章法问题。培育法治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社工联校”等平台作用,定期邀请民警、法官、律师、法律工“一家亲”汇聚区域资源
海安市上湖村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网格+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高标准打造8个实践点,实现网格中有实践点,实践点服务好网格的良好局面。组织志愿服务。每个实践点组长联系10名志愿者,每名志愿者联系10名群众,一传十,十传百,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志愿者们积极开展法律服务、扶贫帮困、理论宣讲、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20多次,受益群众1800余人次。弘扬传统美德。通过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善行义举榜公布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文明素养,打造邻里互助的美好氛围,传承好家风、带出好民风,不断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化联建共建。把南通理工学院志愿者编入红色网格志愿队,开展秸秆“双禁”宣传、“四点半”学校、引导垃圾分类等项目活动,让群众成为共建共享的受益人。
接下来,海安市上湖村将继续用好“书记项目”的“红色密钥”,整合社会治理力量、建强基层治理队伍,在做实党建工作的同时引领基层治理,变“一根针”为“一张网”,实现基层治理大小事“一网兜底”,推动所有事关百姓生活的问题及时受理、有效化解,使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