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连线|黄乐平:ChatGPT可能颠覆谷歌,看好国内两类AI企业

2023-02-09 08:42:08

  、商汤等企业也有机会,但主要在港股或美股。A股现在有较多内容层公司,即所谓的AIGC内容生成类企业,其主要是用ChatGPT或者其他大模型,生成虚拟人或者内容。“所以从A股投资来讲,现在能够投的标的主要还是应用层的公司。”

  国内哪类公司有可能推出同类同级别的应用?黄乐平指出,中国有两类人工智能企业值得期待,一是和Google比较类似的百度,即上较强的企业;第二是人工智能企业,“AI小龙”在机器视觉上有很大的积累,接下来的问题是NLP这一步如何跟上。

  而在微软宣布向OpenAI追加投资数十亿美元之前,微软宣布将于3月底前在全球裁员1万人。另外在2月4日,集成了ChatGPT的微软Bing短暂上线,新版Bing被描述为“你身边的研究助理、个人规划师和创意伙伴”。

  那么,ChatGPT会不会替代人力资源?黄乐平举例指出,ChatGPT的诞生有点像2000年左右面世的Office。在Office之前,人们用的是打字机,写的速度很慢。Office出现后,脑力工

  “我觉得应该是工作内容会变。过去很多人的工作需要重复劳动,未来不需要做的可能交给ChatGPT来做,人们可以花更多时间在一些有创造力的工作上,即内容会变。”黄乐平表示,不一定是替代,而是升级效应。

  现在来看,黄乐平认为,对于白领工

  直到2月1日OpenAI推出付费版ChatGPT前,ChatGPT都采用免费的模式。对此,黄乐平分析指出,OpenAI的背后是微软,其主要竞争对手是Google,而Google的服务是免费的。ChatGPT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达到1亿用户,背后也是其免费服务的效应。

  “现在,ChatGPT开始转向收费模式。Google也是采取收费或广告的模式,最后还是要把钱收回来。”黄乐平认为,有了用户才能变现,所以ChatGPT的模式应该是先获取用户,然后再考虑变现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8月的元萝卜下棋机器人,到去年11月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落地场景越来越多。黄乐平指出,过去几年人工智能主要落地的是机器视觉应用,如安防等ToB应用比较多。往后看,ChatGPT到底能改变什么商业模式?

  “微软把ChatGPT嵌入Office,很多商业软件也开始嵌入AI工具。这虽然是实现同样的功能,但有可能效率更高,或者附加价值更高。未来几年是不是能够出来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案例?中国其实有像WPS这样的软件,它们怎么做其实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黄乐平指出。

  谈及通用人工智能,黄乐平认为,理论上来讲应该是人工智能在各个维度上都达到或者超过人的能力。过去几年,人工智能主要是在一个维度超过人类——如下围棋机器人在人脸识别上超过了人的能力,而ChatGPT在多维度如文字生成上实现了接近人的功能。但如提问这件事,机器就做不了,很多时候其只能答问题。“距离通用人工智能,我们觉得还有很长的路,但ChatGPT确实代表了很大的飞跃,和前几年的机器视觉相比。”

  展望2023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黄乐平首先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的短板。第一是算力,特别是大算力芯片的国产化非常重要。第二是大模型,现在百度等国内公司在做。“中国的大模型怎么起来,这些企业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和能力如何,其实是AIGC产业的核心。”

  此外,对于应用场景,黄乐平表示现在比较看好游戏。中国的游戏产业很强,其中的虚拟人、游戏的内容生成很有意思。此外,电商行业怎样嵌入虚拟人,这些都比较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是长达10年甚至20年的长期赛道。”黄乐平认为,从全球来看,第一,大算力的芯片既是资本密集型又是技术密集型领域;第二,大模型是数据密集型领域,投资也很大。这些新的企业很难进入、的领域,相对来说持续性会比较强。

下一篇:高台: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入人心
上一篇:家乐福中国回应COO离职:正常人事变动,目前管理团队稳定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