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黄家学村:荒滩变牛舍 村民收益多
永昌县城关镇黄家学村党支部通过领办合作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立起群众和村集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让群众与村集体连心、连利、连责,从“多条心”变为“一条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凝聚起强大力量。
在黄家学村的牦牛养殖基地,一排排现代化牛舍整齐排列,谁能想到,这个惠及全村百姓的牦牛养殖产业,是在荒滩荒地上修建发展起来的。
黄家学村地处永昌县城郊,全村耕地面积仅有3524亩,而所属荒滩面积近200亩,遍地都是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这也是村两委干部的“心头病”。如何带领村民致富,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黄家学村党支部把目光投向了200亩荒滩,下决心向荒滩要效益。黄家学村党总支书记狄振财说:“荒滩怎么利用,经过我们三委的商讨研究,最终决定要建一个养殖小区,牦牛相对风险小,投资也少,牦牛的养殖周期比较短,我们一致认为牦牛的养殖更适合我们村。”
荒滩变废为宝,发展牦牛养殖的想法有了,接下来就是谁来带头干?经过外出参观学习和深入调查研究,党支部决定领办成立合作社。2021年8月,由黄家学村党支部领办的永昌合之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养殖场的建成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代价,党员干部起到了主要作用。”狄振财说道。
为了让村民相信和放心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动员更多的村民入股,村党支部号召党员干部们率先垂范,带头投资入股。
短短时间内,黄家学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就筹到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表村集体出资的35万元,以及67名党员干部出资的170万资金。在荒滩上建设起高标准养殖场10座,消毒室、防疫室、药物储藏室、管理室各1处,配套完成水电路基础设施。引进优质牦牛1000多头,入驻牦牛养殖户8家。眼见养殖小区内成群的牦牛活力十足,现代养殖规模初现,许多村民从起初的驻足观望到主动出资入股合作社。该村四社村民许禄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没入股合作社前,我到处跑着打工,收入也特别不稳定,现在入了股,收入比以前稳定多了,手中也宽裕了。”
“一年投上2万块,能挣分红3000块,我觉得很合适。我今年打算多投一些,算算账,一年下来也能分红一两万,孩子的学费够了,生活费也不愁了。”该村二社村民王玉霞觉得村委会为老百姓办了好事,打心眼里高兴。
党建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合作社运营以来累积共进牦牛上千头,2021年出栏110头,销售额达到140万元,每头牛的净利润在两千元左右。为积极拓宽和稳定销售渠道,黄家学村党支部一方面通过科学养殖,努力提高牦牛品质,另一方面与多家有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狄振财说:“牦牛马上要进入销售旺季了,我们的销售渠道没有问题,另外我们还准备做线上销售,通过直播带货,把牦牛肉销售出去,这样能达到利益最大化,最后我们通过年底分红,让老百姓凝聚在党支部领办的产业链上,让老百姓真正获得真金白银,从而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