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的通知,南平市探索林下空间流转机制入选其中。
近年来,南平市深度挖掘林地面积占全省四分之一的资源优势,探索建立林下空间流转机制,推进林下空间资源调查、登记发证和信贷支持,破解林下经济经营主体非林权证持有者,无法在经营的过程中获得信贷支持等问题,进一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帮助林农实现不砍树也致富。
据介绍,南平市对全市符合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各类林地,根据林种类型、立地条件、坡度、林分郁闭度、交通、水源等条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符合条件且有流转意愿的林下空间,由林权权利人出具书面委托,确认为流转对象。将筛选出的林地集中储备、规模整合,存储录入到当地森林生态银行,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林下空间资源数据库。目前,全市已登记存储可利用林下空间面积4.28 万亩。
此外,南平市还开展确权发证,由政府牵头,经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征询上级意见,依据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参照林权发证模式,在不动产系统内增设林下空间经营权证子目录,在全省率先发放林下空间经营权证,有力保障林下空间经营者的权益,与租赁合同形成了双保险。截至目前,全市发放林下空间经营权证7份,面积2428亩。
针对发展林下经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融资难等问题,南平市提供信贷支持,通过森林生态银行与金融部门开展合作,创新推出林下经营权贷林下经济贷等林业绿色金融产品,以林下经济经营主体承包来的林下经营空间权及林下经济作物为抵押。去年7月22日,全省首笔林下经营权证抵押贷款发放,贷款额度20万元,期限五年;首笔300万元贷款落地,贷款利率为 4.7%。
为进一步提升效益,南平市依托森林生态银行、土地流转平台等渠道,发布林下空间流转信息,全力招商引资。目前,全市林下空间流转面积1.2万亩,参与流转的企业、专业合作社31家。企业通过流转获得林下空间,依托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优势,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及中药材回购等服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