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拨救助补助资金2300余万郑州五项救助补贴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2023-01-17 15:13:21

  全市“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正在温暖进行时。

  举措:五项救助补贴 为“困难群众”送上关爱“服务包”

  据了解,郑州市及时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为有效保障各开发区、区县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人员的救助资金,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证,市民政局、市财政局优化资金使用方案,加快资金拨付进程,已及时下拨2022年市级第二批社会救助补助资金2303.72万元。

  发放困难群众冬季取暖补贴。根据有关规定,“实施取暖救助,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冬季取暖补贴”的规定,郑州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向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人员按照每人200元的标准发放冬季取暖补贴。据统计,2022年11月全市城乡低保对象49568人、城乡特困人员13209人,市财政已安排下拨市级匹配取暖补贴627.77万元。同时要求各开发区、区县市要足额配备资金并加快拨付力度。预计用于困难群众冬季取暖补贴资金达到1255.54万元。

  发放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为强化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减轻困难群众因物价上涨因素对生活的影响,按照郑州市政府安排部署,启动10月份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工作。根据统计,共需向66665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共发放资金139.9965万元。目前各开发区、各区县正在有序组织发放,确保本月底前发放到位。

  发放困难群众电价补贴。联合郑州供电公司向全市城区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59854户次的困难群众发放电价补贴33.52万元。目前发放户次、发放金额、各区民政部门银行账号已统计完毕,近期将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完善救助政策。对因疫情影响,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要立即启动临时救助程序,建立救助绿色通道,乡镇可实行“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 实现凡困必救。对于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非本地户籍流动人口,按急难型临时救助方式直接实施临时救助;优化审批程序。针对不同的困难情形,可采取直接受理、一事一议、先行救助等方式,提高救助时效性;合理提高救助额度。将单次临时救助最高额度由5000元提高至10倍城市低保标准,即7500元。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确定救助额度。

  下一步,郑州市民政局还将积极筹措所急所需的物资,对空巢独居老人、农村留守老年人、高风险区内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进行慰问帮扶。

  现场:简化手续 2000元救助金送达困难家庭

  金水区大石桥街道居民王先生,一家五口人,父母均为重残,妻子待业在家,女儿高中在读。王先生自己也身患疾病,住院治疗后几个月未发工资,又逢疫情封控,生活困难,11月11日向街道申请临时救助。了解情况后,金水区民政局简化审核审批程序,11月16日上午及时将救助金2000元先行发放至王某手中,待疫情缓解后补齐临时救助程序。

  据了解,疫情期间,金水区对辖区困难群众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天燃气、一次性补贴等各项救助资金,对符合救助政策的困难人员,应救尽救。

  延伸:价格临时补贴启动条件

  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全市统一启动或中止。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月同比涨幅达3.5%。二是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达6%。当月所有启动条件均不满足时,即中止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2022年10月份郑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超过6%,满足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启动条件,自本月起自动启动,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此次为今年以来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的首次启动。

下一篇:国务院国资委:去年央企营收39.4万亿元,同比增8.3%
上一篇:祥符区召开新闻网信系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会议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