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区人民法院:“三点一线”织密司法为民服务网
近年来,润州区人民法院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线,聚焦养老、住行、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在扫除盲点、疏通堵点、攻克难点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包治百病、免费旅游、以房养老……日常生活中,这些套路并不少见,而频频伸向老年朋友钱袋子的“黑手”和日益增长的养老诈骗案件引起了法院的高度重视,今年,润州法院启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老人家,这些都是骗人的,千万不能相信。”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润州法院依托各类平台,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在法院内外醒目位置摆放展板、悬挂横幅和张贴海报、标语,在近年来,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网约车等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就业群体,为经济社会注入了新活力,但与此同时,新业态领域的矛盾纠纷也越发突出。
为加强对新业态劳动者的法律援助,有效防范化解新业态领域矛盾纠纷,5月19日,润州法院联合党建联盟单位共同召开“暖‘新’服务,凝‘心’聚力”联席座谈会,及时对新业态领域的司法需求进行摸底。
“小哥送快递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纠纷,但是他们不太懂法律,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座谈会上,针对顺丰速运润州片区负责人王绍庆提出的问题,李弘法官随即表示将会在社区“暖‘新’加油吧”开展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并开通绿色通道,为小哥们提供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5月31日,润州法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咨询热线正式开通,这也是镇江市首条面向新就业群体的服务热线。咨询专线的开通为新就业群体畅通了表达诉求的渠道,也成为法院快速妥善化解新业态领域纠纷的前沿阵地。开通至今,润州法院已接到群众来电18条,每一个诉求都得到了及时回应和解决。
小严是一名聋哑人,去年在上海打工时与同是聋哑人的小殷成为室友。见小殷经济困难,小严便将4万元积蓄借给了他,但多次催要后,小殷却仍旧没有还钱的意向。今年3月,司法助残工作站向法院转来了这起涉及特殊群体的纠纷。
考虑到双方都涉及残疾的情况,诉讼的负担较重,案件很快被导入更经济更便捷的诉前调解程序,分派到了人民调解员洪云手中。
当时,身处上海的小殷还处于隔离状态,洪云只能通过和双方进行文字交流。在长达半个多月的沟通中,洪云一有时间就在上话分两头调解,经过反复做工作,双方逐渐敞开心扉。“每月付2000元,对吗?”在双方就分期还款方案达成一致后,洪云组织双方进行了线上调解,并将具体还款方案放大写在白纸上通过在线音系统展示给小严和小殷。对此,两人均予认可,并在线签署了和解协议。
为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诉讼活动,润州法院还做了大量细致、贴心、精准的工作。建立6个涉残疾人诉讼服务工作站点,设置无障碍通道、残疾人法庭,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上门提供法律服务,对涉残案件优先执行,近三年对经济困难的残疾当事人依法缓减免诉讼费用18万余元,发放司法救助金、执行救助款48万余元……种种便利举措,处处彰显司法温度,让残疾人的诉讼之路走得更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