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进入公共场所需扫验场所码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为及时发现和控制公共场所隐匿性传播风险,天水市新冠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温馨提醒:
1. 精准溯源排查。一旦某个场所发生疫情,流调人员可以通过新冠病毒感染者或密接者的扫码记录, 快速关联到其他扫过该“场所码”的人员,便于相关部门精准追溯排查,及时采取措施,为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防止疫情扩散赢得宝贵时间。
2. 保护公众健康。通过扫验“场所码”对出入该场所人员进行信息的自动化登记,同时核验出入该场所人员的行程卡等信息,能防范大部分的风险人员进入公共场所,避免公共场所成为风险暴露场所,避免进入公共场所的健康人群成为密接或次密接被隔离管控或居家健康监测。扫验“场所码”,可以减少公众在该场所与带黄码、红码等风险人员接触,降低疫情感染风险,提升公众的安全感。
3. 方便群众出行。扫验“场所码”可对出入人员进行自动化登记,核验出入该场所人员的状态信息,无需重复出示健康码,减少登记环节,缩短排队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市民在进入公共场所时,工作人员根据“场所码”情况判断是否准入公共场所。场所码主要应用六大领域、33类重点场所。具体为:
1. 医卫领域:医疗机构、临时隔离点。
2. 交通领域:码头口岸、铁路客运、道路客运、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网约车、回国人员转运车等。
3. 文旅领域:文化馆、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游船、旅游景点、影剧院、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和上网服务场所、开放或半开放式演出场所、会展中心、公园。
4. 商贸领域:商场和超市、农集贸市场、银行。
5. 服务领域:宾馆、棋牌室、公共浴室、餐厅、健身运动场所、体育场馆、游泳场所、奶茶店、咖啡馆、酒吧和茶座、理发店、写字楼、办公场所。
6. 其他领域:除上述33类重点场所之外的封闭式小区、学校、工厂、企业,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办事服务机构。
不会。“场所码”符合国家健康码标准建设规范。从网络层面,所有采集的个人信息均在基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政务服务平台上存储、使用,互联网上不留存,、支付宝等无法看到;从权限层面,公共场所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均无权查看扫码人员的个人信息,后台数据实行专人专管,只有开展流调等必要需求时才会使用相关信息,安全性大大提高。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为有效保护公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请大家务必做到:公共场所逢进必扫验“场所码”,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