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虚话实定思路 凝心聚力谋发展——诏安县2023年工作务虚会召开

2022-12-24 05:18:33

  2日,诏安县召开2023年工作务虚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研究谋划2023年目标任务、思路举措和项目支撑,进一步集思广益、凝心聚力,为明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坚实基础。县委书记李亚容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黄庆华、陈一森等县各套班子领导和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

  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与会县党政领导,各乡镇、工业区和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立足诏安县发展大局,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亮观点、谈思路、提建议,碰撞思想、相互启发,达到了凝聚共识、明确目标、明晰举措的效果。

  李亚容指出,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紧扣“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好中加快、能快则快”总基调,创先争优、追赶跨越,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李亚容强调,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牢牢抓住加快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大突破口,以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好时代机遇,引领诏安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坚持从战略上把握,全面融入国家战略性重大产业布局,强化主战场意识,全力推动中菲“两国双园”诏安片区和国家战略与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基地项目建设。要坚持从全局上谋划,紧盯事关诏安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漳汕高铁诏安南站、诏安港区深水码头等项目早动工、早落地。要坚持从行动上落实,加快推进配套产业园区建设,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力度,积极向上沟通对接,力争先行突破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做好明年工作,要紧扣漳州市“提升年”主题,重点实施好六大提升行动。要实施产业效益提升行动,围绕六大产业链图谱,推动工业精准强链补链、提质增效,加大特色农业挖掘扶持力度,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物流业发展。要实施项目建设提升行动,紧盯上级政策导向、资金导向,突出“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精准谋划生成一批优质项目;强化产业项目、社会投资项目谋划招引,抓好招商引资和签约项目落地,深化“诏商回归”工程,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要实施城乡品质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大城关”战略,有序拉大城区框架,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快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补齐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为乡村全面振兴营造良好环境。要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做深做细“百名干部挂百企”帮扶活动和“一周一夜谈”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实施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加快推动疫情防控、生态保护、粮食安全、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守好守牢底线红线。要实施党的建设提升行动,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全方位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生态建设年”活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巩固拓展良好政治生态。要凝聚发展合力,持续深化分片区挂钩、清单落实、决策督查等机制,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机衔接、高效推进、闭环落实。要强化担当作为,树牢强烈的责任意识、斗争意识、争先意识,苦干实干、加压奋进,把各自手中的事情干好干成干出彩。要激发干事热情,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牢固树立“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作风 “五不”问题和“转作风、优效能”专项整治,不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为诏安加快晋位争先提供坚实保障。

  黄庆华强调,要依港兴县、向海图强。要抓紧码头落地,做好要素保障工作,推动深水码头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要优化产业布局,以诏安港区深水码头开发建设为契机,提前谋划布局临港工业,积极引进大进大出的工业企业,谋划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要统筹招商引资,想方设法吸引带动一批临港产业项目落地,实现产业落地与港口建设同步推进、协同发展。要推动“两国双园”、强产兴业。聚焦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婴童用品、新能源等现有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补短补缺,服务培育好本地龙头企业,支持培育现有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有序推动中菲“两国双园”项目成熟一个、落地一个,争取尽早成势成型。要持续深化创城、建设富美新城。要以漳汕高铁诏安南站规划建设为契机,加快诏安大酒店、文化艺术中心等地标性建筑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要立足打造闽粤区域性的教育医疗中心,加快县总医院扩建步伐,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要持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大力弘扬“煤油灯”精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推进乡村振兴、变边为头。拓宽乡村振兴思路,打造省际样板村,形成省际边界与沿海乡村振兴山海呼应、同频共振的局面。按照“清沟扫地摆整齐、拆旧拓新整漂亮”的要求,开展美丽乡村、美丽渔港、美丽庭院、美丽村道等创建活动。要坚持人民至上、改善民生。持续补齐民生短板,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组织推动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力抓好就业、社保等民生改善工作,持续改善社会民生。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整治,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下一篇:福建省市机关企事业单位800余名党员干部奔赴鼓楼抗疫
上一篇:翔安区市政园林局盯紧抓牢燃气行业安全防范工作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