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股票行情(近两年股市行情)
美股四连跌,道指创近两年新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这是因为美联储的加息行为会影响到美股的行情,美股行情本身也有着一定的回调需求。
每当我们提到美股的时候,很多人总会想到美股的10多年的慢牛行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美股行情已经经历过了10多年的慢牛行情,美股的很多个股的涨幅也非常大,所以美股行情本身就有着相应的回调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美联储的加息行为会进一步导致美元相对缩水,同时也会导致市场上的美元进一步回流到美国,所以包括美股在内的很多市场会进一步暴跌,美股行情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了熊市区间。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美股行情的新闻,当美联储进行2022年的第5次加息的时候,美股行情出现了4连跌的行情。在此之后,纳斯达克指数已经跌回到了11,000点左右,大学生手术的跌幅也非常大,很多个股的跌幅甚至已经超过了50%。
美联储的加息行为导致美股行情不断下跌。
在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之下,如果美联储没有决定停止加息的话, 美股市场的很多个股会因此而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美联储的加息行为会直接导致各类资产进一步缩水,市场上的美元也会进一步回流。特别是对于那些市盈率普遍比较高的个股来说,这些个股的下调幅度可能会更大。
除此之外,因为美股的行情本身就已经有了较大的涨幅,当市场上的部分投资者达到盈利了结的程度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会选择直接卖出相关股票,通过这种方式落袋为安。当卖出股票的投资者的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美股行情自然会一路向下。
谁能介绍一下中国近五年的股市情况?比如几几年几月大跌了?
中国股市历年牛熊市情况(2009-01-17 15:31:20)■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96.05——2年半后——1429) 1380%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1429——386)1992年11月17日 (半年时间) - 73%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386——三个月后——1558)303%
快速下跌之后,峰回路转,迎来了快速上涨,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让海外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1558——17个月后——325)-79%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325——一个半月时间——1052) 223%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1052——8个月后——577点)-45%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582——三天后——926)59%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中国股市政策市”的说法被充分验证。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926——8个月左右时间——512) -45%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512——17个月时间——1510) 194%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1510------101-----1025) -33%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1047-------104-------2245) 114%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2245-----199---------998) - 55.5%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998 -----118-------6214) 513%
对于2001年至2005年大熊市中经济快速增长的股指的修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逐步提升,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预期,并且国有股减持即股权分置的原则确定,有种利空出尽变利好的感觉,沉寂了4年的A股市场也该有上涨的动能了。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达到2005年9月20日的1223.57点之后盘整了二个多月后,几乎是一路上扬至6124.04点,演绎着疯狂的旋律,投资者也都争先恐后的纷纷入市,但是冲动之后必然会有“冲动的惩罚”。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今 (6124 --------54------1664) -73%
A股截止到2007年10月16日达到了疯狂的极致,随之而来的就是暴跌,截止2008年9月12日,A股市场上证指数达到了2000点。由于A股市场前期涨幅巨大,积累了一定泡沫,有回调的需要,再加上市场再融资规模巨大,股权分置确定的大小非开始解禁,中国股市与国际的联动性逐步增强,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对于国内金融业和国内投资者的信心都已一定的冲击。
华兰生物股票历史?华兰生物股票近两年行情?华兰生物年后会跌多少?
近段时间,医药、医疗行业股市表现比较低迷,相干个股的走势低迷不振,不过此时反而是挖掘市场投资标的的好时机。学姐这就跟大家科普一下医药、医疗板块中血制品行业的龙头公司--华兰生物。
在开始分析华兰生物前,先来看看这份医药、医疗行业龙头股名单吧,还不赶紧领取:宝藏资料:医药、医疗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华兰生物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血液制品、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血制品行业中起带头作用的企业。公司业务主要包括了血液制品和疫苗制品两个部分,其中血制品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
大概了解了华兰生物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华兰生物公司有什么亮点,适不适合投资?
亮点一:在发展战略、产品研发、品牌和以及管理团队等方面的优势突出
公司对于发展战略方面特别的明确,迅速扩大疫苗产业规模,把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的研发速度加快,扩大和与国内外优势企业进行的战略合作,公司逐步发展成血液制品、疫苗、重组蛋白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为核心的大生物产业格局;而且,公司主要致力于生物制品、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一向坚持全面的技术创新,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
公司同样看重坚持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发结合,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焦于品牌的建设与管理,建立了以质量为基石、以诚信为根本、以品牌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一些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同时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人士,管理队伍也建设起来。对培养与留下业务骨干和研发技术人员非常注意,进一步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使产品质量的提升以技术为保障。
亮点二:突出的市场地位、规模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公司的行业地位领先,主要是它是国内第一家通过GMP认证的血液制品的企业,它作为国内血制品的行业标杆,在单采血站数、采浆量和产品种类上等都位居行业前列,生产规模、品种规格、市场覆盖和主导产品产销量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是国内同行业中综合利用率最高和凝血因子类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依靠血液制品当基础,开发出的产品组合拥有丰富的种类,更进一步提高血液制品的优势地位。公司的优秀产品赢得了很多客户的信任,如今已经变成国内品牌影响力最强、最具竞争力的大型生物医药企业之一。国内血液制品、疫苗行业是引导市场、带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领头雁。一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让公司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表现更加优秀。
字数有限,更多有关于华兰生物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这两方面的资料信息,我概括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华兰生物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医疗、医药板块跟消费板块一样,是市场观点较为一致的热门话题了,具备非常到位的行业景气度。目前已经在人口老龄化的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需求可谓是增长的很稳定,市场规模和市场集中度是密切相关的,前者越大,后者就越集中。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华兰生物经营机制非常活跃,能对准市场需求及时做出产品结构调整,公司中短期业绩比较稳固,长期来看,创新产品布局和渠道优势将逐步表现出来,将率先受益行业复苏,有望在行业角逐中出类拔萃,率先享受到行业红利期带来的收益。
总的来说,就个人而言,在国内血制品行业中,华兰生物可以说是龙头企业,有期望在行业变革之际,将迎来高速发展。但是文章会有一点延时,假若很想清楚华兰生物未来行情,点击这个链接就可获取,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华兰生物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华兰生物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2-0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
中国股票市场近几年的走势?(好心人帮帮忙)
从图中可以看出:之前股票市场流动性较低,且不能实现良好的资源配置,与经济走势可以说毫无联系,而股改之后,股指与经济走势的联动性显著增强,对资源的配置也就更加科学了。
有关股改: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 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由于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场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中国股市最近几年走向如何
您好!我国股市和经济一样,在极不平凡年份取得了极其难得的成就,名居世界涨幅前位。面临世界金融风暴,尤其是紧挨着07、08年的大起大落,股市一举扭转跌势,出现小牛,实属不易;其也验证了中央及时应对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的正确、有效性。 预测股市的点位是愚蠢的。这大约是巴菲特说的。不过正因为作出准确预测的难度极大,反倒吸引着众多“好事者”。关于2010年的大盘走势甚至点位,最近已有多位名家作出预测。笔者虽然愚钝,也不揣冒昧,提出自己的看法,仅供投资者参考。预计今年沪市大盘将在2600--------3800的箱体内震荡运行,总体上是温和牛市,走势上可能出现多波震荡,年初将有一波中级上攻行情,其后经过调整后将会再度上攻,上下将会出现反复波段震荡。 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总理已经明确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不会贸然退出,将会保持连续性。已经采取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将会逐渐显露成效,巨额投资和消费增加将促使企业经济效益将逐步回升。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维持,但会出现微调。投资者要注意央行对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杠杆的运用,关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后续措施,留意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举措出台对于股市运行方式的影响。 国际方面,虽说金融危机还可能出现反复,但是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肯定会起不同程度的作用,大的更深度的危机短时期内不会出现,世界经济在艰难中缓慢回升。我国对外出口将会进一步复苏。大体上保持汇率稳定,人民币将会小幅缓慢升值。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结构、保民生、促消费将是国内中长期经济政策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还没有真正建立在高端科技的基础上,出现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经济增长的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分配方面,存在着社会财富向资本而不是劳动倾斜;存在着社会财富向政府而不是民众倾斜。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范围和力度不够;住房、看病、上学三贵,导致劳动力形成的成本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不能成比例跟进,直接导致了社会消费的相对落后,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决定了经济的外向型和低端性。不过由此可以判断,通货膨胀不是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房价的暴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原因,其中主要的是财政体制和房地产开发运行体制以及信贷配套制度。同时权力与资本的结合、资本的贪婪、以及人为投机因素和社会转型、需求增加、供给不足都是推手。 就股市自身而言,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人所共知不容置疑的。去年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酝酿多年的创业板终于推出,不仅为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方面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但是总体上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逐步完善和发展中。笔者感到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很好地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如权证的推出和市场表现就是最典型的诠释,基本上是每只权证末端走势犹如阿尔卑斯山的冬季滑雪------急速下落的末日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不彻底,导致询价发行仍然没有摆脱抬价发行的怪圈,二级市场成了利益兑现的场所,众多散户成了利益输出的源泉。这不仅不利于股市自身的和谐与长远发展,也负面作用于实体经济。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经济的共有规律,违背不得;违背了就要交学费、受惩罚,只不过现在板子是落在中小投资者的上。 总之,自前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及时、措施得力,化险为夷,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对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与进一步发展路径、政策、措施均有清醒的认识和明晰的把握,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驾驭能力。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和中国的经济一样,股市的未来会更好。
希望采纳
盐湖股份股票近两年行情
被暂停上市一年多的钾肥之王盐湖股份最近也重整回归了,在恢复上市之后,都大涨超300%!盐湖股份的复牌已经让市场上很多的目光集中到了它的身上,敢问归来依然是王者吗?那么我们今天就要对它好好分析一下。
在开始分析盐湖股份的情况之前,替大家整合了一份化工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一下就可以拿到:宝藏资料:化工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盐湖股份,是一家主营氯化钾与锂盐开发,生产及销售的公司,它始建于1958年。在中国,它的钾肥生产基地是我国现有的最大的,拥有青海察尔汗盐湖采矿权,被业界称作钾肥之王。
2017-2019年三年都是亏损的,在2020年5月22日公司股票就停止上市了。事实是,并不是公司的钾肥、锂盐业务导致公司此前的亏损,是因为公司的化工以及金属镁等项目造成的。从公示上来看,经过破产重整后,盐湖股份把重心放在化肥及锂业两大主业上,经营稳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公司好在哪里~
亮点一:盐湖资源丰富,钾肥成本低
钾元素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极为重要,能有效促进作物稳产、高产,所以说,施用适量钾肥基本上是每种作物都需要的。在国内钾肥生产行业,盐湖股份公司是绝对的龙头,在产能方面也是非常好的,可以达到500万吨,全国产能中占64%左右。通过多年的发展,它具有超强的技术和生产工艺,此外,依靠好的钾肥资源与技术工艺,公司钾肥成本在市场上是最少的,毛利率多年稳定在70%这个水平上。
亮点二:公司锂板块成长可期
作为A股市场最大的风口之一就是锂电。矿石提锂和盐湖提锂是很常用的两种提锂工艺,经常使用的是矿石提锂工艺,但一对比,盐湖中的锂资源数量更多,并且成本和能耗都比较低,工艺比较简单。盐湖提锂的头把交椅是盐湖股份公司,从自身的强项出发,制备碳酸锂可以使用钾肥的老卤。锂盐板块的增长会为公司带来许多效益,赋予公司成长属性。
因篇幅有限制,更多关于盐湖股份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把这些都写在这篇研报里了,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盐湖股份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2020年年中是有巨大的意义的,中、欧、美先后加入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潮中,各国也纷纷出台相应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离不开锂这一核心材料,碳酸锂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车的影响下大幅增长,预计碳酸锂定价进一步上行值得期待。成为锂业龙头盐湖的股份,公司碳酸锂产能需求扩张能力加强,业绩将强势上涨。
总的来讲,我认为盐湖股份在“钾肥+碳酸锂”的双引擎下,公司将迎来新的高速发展。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要是想精确无误地预测盐湖股份未来行情,链接直接点击就行,投顾帮你专业详细诊股,看下盐湖股份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盐湖股份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