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卡纪念版”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专家回应
中国信通院12月13日发布通告,自“通信行程卡”上线应用以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依法依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在提供行程卡服务过程中,中国信通院不存储用户个人行程数据在此期间产生的运维数据滚动删除、销毁。那么,“行程卡纪念版”是否合规?生成逻辑是什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此,
答:“行程卡纪念版”其实是通过用户自行添加城市名称,并未要求用户填写手机号或验证码,所以并不是攻破官方通信行程卡后台,主要是生成行程卡的界面UI和官方的比较相像,可能会混淆视听。
各大利用行程卡下线之际吸引流量是不合适的,还可能会引发大家误认为这个“行程卡纪念版”是官方的、会被收集用户行程轨迹等个人隐私信息。
答:该小程序并未要求用户填写手机号或验证码,显示所到达的城市均为用户自行填写,并没有查询官方的途经数据库或实时动态感知。若这些小程序或运行的背后,有恶意、非法、秘密收集手机中的敏感信息的话,就比较危险了。
不过目前,要向手机获取相关权限的话,需要用户确认,故用户在授权时需要判断该应用是否需要这项权限再确定是否开放。从实际情况看,有些应用比较“霸道”,会强制开通权限,但凡有不授权选项,就闪退或无法使用,这些应用就需要加强监管。
答:目前,相关小程序已经涉嫌混淆官方服务功能违规,被暂停服务。对应其规则,应该是违反了《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5.14混淆行为中的5.14.2恶意混淆其为相关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开发、运营的规定。处理规则是,一经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该小程序采取限制功能直至封号处理。
答:个人是可以开发小程序的,在平台注册、验证手机号、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拟开发的小程序名称和介绍,注册完成后下载开发者工具,利用开发者工具开发完成小程序后,在平台上传小程序,等待审核,符合规范则发布小程序,即可通过二维码、链接等形式分享给用户点击使用,或用户可到该小程序。
对于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是有责任监管的,要求开发者采用实名制,便于追溯监管,相应制定了《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小程序平台服务条款》等规则,其中有“用户隐私和数据规范”“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条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