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紫光华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紫光华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紫光华智属于什么类型的企业
紫光华智是国企,它与华为机器视觉、阿里城市大脑并称“安防新三巨”。企业的业务快速扩张至国内150多个城市,产品和方案广泛覆盖城市、交通、企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安防领域创造出了独有的“华智速度”。
扩展资料:
一、紫光华智公司简介(来自紫光华智的):
重庆紫光华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05月3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汪昊,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系统集成、电子产品(不含电子出版物)、通讯产品(不含无线电发射设备及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 安防工程安装,智能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维护;生产、销售:监控系统;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等。
二、紫光华智核心技术战略(来自紫光华智的):
1、核心技术架构:AI视觉中枢
AI视觉中枢是以AI、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核心,从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再与行业数据进行有效融合,转化为知识与智慧的技术架构,帮助用户建立感知、认知、预知于一体的应用体系。
AI视觉中枢是紫光华智核心战略,以4+N为整体架构,以数据采集、信息感知、知识认知、智慧预知为核心处理引擎,深度融合以智能云为基础的图像感知、深度学习、NLP、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供现实再现、趋势洞察和科学决策等综合应用能力。
2、核心技术战略
(1)全面云化:构建全面云化架构,将计算和存储资源全部池化,实现所有资源按需实时调度,解决海量数据带来的巨大存储、计算压力,以弹性伸缩、更高性能、更加可靠、更低成本、开放生态等核心优势,为客户创造极致业务体验。
(2)应用驱动:以应用为驱动,以实效为目标,充分释放技术架构优势、基础硬件性能优势和算法多样性优势。
(3)软件定义:随着AI的快速发展,硬件对软件的适配需求越来越高。通过软件定义计算,存储,智能终端,提升硬件的场景适应性,使系统运行效率达到最高。
(4)开放生态:应用、算法、云、软件定义摄像机全部开放,分层解耦,可融合业界最先进技术构建最优方案。
有知道紫光华智的吗?紫光华智科技好不好?
紫光华智科技挺不错的,它是AI视觉新贵,它建立了8大产品系列,全面覆盖云、边、端,而且80%以上的研发人员占比,平均每3个工作日申请1件专利,同时汇聚50+技术伙伴优质算法,赋能500+行业伙伴。
紫光华智是做什么业务的?
紫光华智于2018年7月18日在中国商标网申请创建。紫光集团专门在两江新区投资设立了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紫光华智”)。
紫光华智成立于2018年5月,是紫光集团核心企业。基于紫光集团“从芯到云”产业链优势积累,紫光华智专注于AI视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业务快速扩张至国内150多个城市,广泛覆盖城市、交通、企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安防领域创造出了独有的“华智速度”,与华为机器视觉、阿里城市大脑并称“安防新三巨”。
为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加速AI普惠化进程。紫光华智已推出覆盖、城市治理、交通、制造、医院、工地、能源、园区、学校、机场、高速、社区、停车场、城轨、零售16大行业解决方案。同时,很多方案也在各个城市落地。
作为领先的AI视觉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紫光华智专注于AI技术在视觉领域的融合创新与应用,以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以全面云化、应用驱动、软件定义、开放生态为核心技术战略打造AI视觉中枢,守护公共安全,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助推百行百业智慧化转型,加速AI普惠化进程。致力于帮助用户建立集感知、认知、预知于一体的应用体系,携手广泛联合的生态合作伙伴,完整交付涵盖云、边、端的AI视觉产品和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紫光华智AI视觉产品方案已广泛落地30个省市区,超150个城市,覆盖公共安全、城市治理、交通管理、制造、医院、工地、能源、园区、学校、机场、高速、金融、社区、停车场、城轨、零售16大领域,并先后荣获国际红点设计大奖、新基建十大品牌、大数据技术突破、中国安防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年度AI创新产品奖、智慧城市建设优秀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金鼎奖等荣誉奖项。未来,紫光华智将继续秉承“聚焦客户需求,坚定技术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AI视觉新时代,智绘美好新生活”而持续奋斗。
紫光华智是国企吗?
不是,紫光华智是清华紫光集团的子公司,紫光集团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隶属于清华资产管理公司。
紫光华智工资为什么这么高
企业正是发展的时候。紫光华智于2018年7月18日在中国商标网申请创建。紫光集团专门在两江新区投资设立了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正是发展的时候,所以很珍惜人才,薪资待遇给出的也很不错,专注于AI视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紫光华智工资高不高?待遇怎么样
紫光华智的工资待遇在安防领域还是可以的,毕竟紫光华智是属于国企的,除了工资这块,福利待遇该有的都有的,它在重庆、杭州建立了2大研发中心,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近70%,硕博以上学历占比近30%,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