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预览,70+空间踊跃申报,亮点纷呈!

2022-12-11 23:02:46

  “江南公共文化空间”是苏州市推出的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3年打造百个空间形态“美”、内容品质“好”、运营机制“新”、服务效能“高”的特色文化空间,使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今年是开展“江南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的第二年,经过一个月的社会广泛征集,2022年度苏州市“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共收到全市上下75家空间申报。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有这些新变化。

  从“圈内”到跨界

  申报数量创新高

  报名征集一个月以来,全市各文化空间积极参与、踊跃报名。既有图书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圈内”空间,也有跨界的文体中心、文旅设施、文明实践点等空间申报。

  目前共收到来自市直单位和各县区的75家公共文化空间申报,公共阅读空间8家、基层文化空间20家、跨界文化空间6家、美丽乡村文化空间12家、商圈文化空间7家、文博艺术空间22家。

  相比以往,申报数量大幅增加,而且也收到不少社会力量主导参与的文化空间报名。

  古今交融

  空间形态更多元

  本次申报的文化空间种类丰富、形态多样,既有由国际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亲自操刀设计,也是全国第三大、苏州最大的剧院综合体的苏州湾文化中心这类新建公共文化综合体。

  还有不少“藏在”苏州古典建筑里的文化空间,位于柴园的苏州教育博物馆,以古典园林为载体,彰显苏州教育厚重的历史传统,兼具专题博物馆和古典园林景点的双重功能。

  设在国内仅存的一处民国美术名校原校舍的颜文樑纪念馆,主体建筑为一座拥有十四根爱奥尼亚大廊柱的高大庄严雄伟的希腊式建筑,俗称“罗马大楼”,为空间增添了更多文化底蕴和特色气质。

  还有一大批设在水乡田野间的乡村文化空间,农家书屋、乡村书院、文明实践点、乡村记忆馆等,空间形态多元。

  从大众到专精

  内容主题更丰富

  本次申报的特色空间内容主题更加丰富,呼应百姓多样化文化需求。既有遍布城乡各角落,满足大众阅读、开展文化活动需求的公共阅读、基层文化活动空间。

  还有一大波以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内容专而精的新型文博艺术空间,如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以考古成果为依据,再现草鞋山遗址的风貌和魅力,解密江南文化的源头与脉络。

  苏州丝绸博物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四方的雨”等装置,展现苏州丝绸文化。

  “海棠芳‘非’”非遗展示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现国画颜料制作技艺、苏州灯彩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非遗。

  还有不少名人文化馆,缂丝、刺绣、评弹等非遗工坊形式的空间申报。

  合作到自主

  社会参与更广泛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开展“江南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的重要初衷。

  本次申报的空间中,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更加广泛,既有政府采购,社会力量负责空间管理、服务运营的合作模式,还有社会力量自主建设,向公众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模式,如由江苏苏忆文旅有限公司自主建设的尹山湖美术馆,常年举办各类美术精品展览、公教活动,免费对市民开放。

  还有一些“半营利半公益”的特色空间,如苏州上书洲文化有限公司打造的“上书洲书院”,融合书店、书画院、琴茶房、艺术市集、文创中心等多元业态,为市民提供公益阅读服务。

  公共文化空间,一端连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端连着城市文化气质的培育和涵养。

  这些造型别具一格,设计独特、精巧时尚的文化新空间,成为城市重要的精神文化标识,滋养着市民的生活。

  接下来将对申报的文化空间组织遴选,确定最终入选对象,敬请期待!

下一篇:江宁审计:关注电力工程建设 为企业生产助力
上一篇:呵呵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