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一台7nm光刻机3亿多人民币(中国唯一一台7nm光刻机)

2022-12-08 08:46:12

  华为有没有可能在研制自己的光刻机?

  众所周知,光刻机的大佬是荷兰的ASML(阿斯麦)公司,占领了全球80%的光刻机市场。我国的上海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光刻机,但是差距有点儿大,华为目前没有研制自己的光刻机。下文具体说一说。

   1、我国的光刻机

   ASML的高端光刻机为7nm光刻机,并且7nm EUV光刻机只有ASML可以生产,据说ASML已经准备生产5nm的光刻机。上海微电子(SMEE)的光刻机为90nm制程,差距还是有些远的。正是上海微电子90nm制程的光刻机下线之后,ASML才决定给中芯国际提供一台7nm的光刻机,其中的奥妙大家可以推测。

   上海微电子和ASML在光刻机上的差距客观反映了我国和西方精密制造领域的差距,ASML一台顶级的7nm EUV光刻机的关键零件来自于不同西方国家,美国的光栅、德国的镜头、瑞典的轴承、法国的阀件等,这些顶级零件对于中国都是禁运的,所以ASML说“即便给你全套的图纸,你也造不出来”。

   2、国外光刻机的“技术封锁”

   ASML的顶级光刻机售价非常高,一台1.2亿美元,但是即便有钱,我国也很难买到。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瓦森纳协定》的限制,由美国、日本、英国、荷兰等40个成员国组成,限制向某些国家出口敏感产品和技术许可,而这个禁售名单就包括我国大陆,比如捷克拟向我国出口“无源雷达设备”时,就遭到了美国的横加阻拦,被迫中止交易。

   根据瓦森纳协定的规定,只有满足国外和国内技术相差1.5代,才能解除禁运。由于我国研发成功90nm制程的光刻机,同时中科院的“紫外光超分辨率光刻设备”研制成功,光刻分辨率可达22nm,ASML已经开始生产5nm制程的光刻机,所以才解除了7nm制程的光刻机“禁售令”,中芯国际获得了一台。

   虽然中芯国际拥有了一台7nm制程的ASML光刻机,但是有很多使用限制,不能给自主CPU代工,也就是不能给龙芯、申威等自主CPU代工和商业化量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主技术的发展。

   总之,我国的光刻机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高端光刻机领域几乎没有“备胎”,所以美国针对华为的“禁售令”,华为通过备胎芯片、备胎操作系统一一解决,但是却无法制造高端芯片,需要依靠台积电等代工,华为能不能挺住,台积电是关键。

   众所周知,光刻机的大佬是荷兰的ASML(阿斯麦)公司,占领了全球80%的光刻机市场。我国的上海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光刻机,但是差距有点儿大,华为目前没有研制自己的光刻机。下文具体说一说。

  1、我国的光刻机

   ASML的高端光刻机为7nm光刻机,并且7nm EUV光刻机只有ASML可以生产,据说ASML已经准备生产5nm的光刻机。 上海微电子(SMEE)的光刻机为90nm制程 ,差距还是有些远的。正是上海微电子90nm制程的光刻机下线之后,ASML才决定给中芯国际提供一台7nm的光刻机,其中的奥妙大家可以推测。

  上海微电子和ASML在光刻机上的差距客观反映了我国和西方精密制造领域的差距, ASML一台顶级的7nm EUV光刻机的关键零件来自于不同西方国家,美国的光栅、德国的镜头、瑞典的轴承、法国的阀件等, 这些顶级零件对于中国都是禁运的,所以ASML说“即便给你全套的图纸,你也造不出来”。

  2、国外光刻机的“技术封锁”

   ASML的顶级光刻机售价非常高,一台1.2亿美元,但是即便有钱,我国也很难买到。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瓦森纳协定》的限制 ,由美国、日本、英国、荷兰等40个成员国组成,限制向某些国家出口敏感产品和技术许可,而这个禁售名单就包括我国大陆,比如捷克拟向我国出口“无源雷达设备”时,就遭到了美国的横加阻拦,被迫中止交易。

  根据瓦森纳协定的规定, 只有满足国外和国内技术相差1.5代,才能解除禁运 。由于我国研发成功90nm制程的光刻机,同时中科院的“紫外光超分辨率光刻设备”研制成功,光刻分辨率可达22nm,ASML已经开始生产5nm制程的光刻机,所以才解除了7nm制程的光刻机“禁售令”,中芯国际获得了一台。

  虽然中芯国际拥有了一台7nm制程的ASML光刻机,但是有很多使用限制, 不能给自主CPU代工 ,也就是不能给龙芯、申威等自主CPU代工和商业化量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主技术的发展。

   总之,我国的光刻机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高端光刻机领域几乎没有“备胎”,所以美国针对华为的“禁售令”,华为通过备胎芯片、备胎操作系统一一解决,但是却无法制造高端芯片,需要依靠台积电等代工,华为能不能挺住,台积电是关键。

   光刻机产业是高度垄断的行业,目前全球仅有4家厂商可以生产制造,它们分别是荷兰的阿斯麦(ASML)、日本的尼康(Nikon)、佳能(Canon)和中国的上海微电子(SMEE)。其中高端市场仅有ASML,在中低端市场中也同样处于优势地位,总的来说一家独占7成以上市场。

  华为有没有研制自己的光刻机,可以参考中国目前唯一的光刻机玩家SMEE的研发历程。

  上海微电子公司背靠国家,且拥有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予以支持,不缺钱不缺人的前提几十年只专注与研发光刻机这一件事下也仅仅只有90nm光刻样机可以投产使用。

   华为也只是一家公司,从1987年成立至今不过短短几十年,并且其研发领域也不是光刻机这一块。根据任正非先生的讲话可以知道,华为大规模研发投入备胎计划始于2012年,短短几年时间,即便是华为有心投入到光刻机的研发之中,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凑效。华为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亲自研发光刻机,不过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来保证光刻机的使用。

   可以参考华为mate9PRO当年被三星断供屏幕事件后华为的应对措施。华为的mate9 pro由于被断供,销量不佳,在此之后,华为大力扶持京东方的发展,并且在高端手机上大量应用京东方的屏幕,使得京东方不仅技术上进步神速,在知名度上也大幅提升。目前上海微电子虽然性能差距较大,但是华为可以与上海微电子以及中芯国际展开合作, 率先 在低端机上使用制程较差的光刻机技术,然后等技术迭代之后再发展至中端以及高端手机。

   事实上,目前实验室中已经成功研制出22nm的光刻技术,完全可以投产试用,一旦成功,虽然与对手差距仍较大,但是满足中低端手机问题不大。参考骁龙810处理器,采用20nm制程,上市时间为2014年下半年,正式商用时间为2015年。

  也就是说,一旦22nm可成功投产,即便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国外完全封锁,已经足以满足中低端手机的需求。

   而在刻蚀机领域,中国已经追上了世界一流水平, 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发的5nm等离子体刻蚀机已经通过了台积电的层层审核与验证,将用于铺设全球首条5nm制程生产线。 有意思的是,随着中国在刻蚀机领域跻身一线水平,美国商务部取消了对中国刻蚀机的出口管制。

   总的来说,华为无需担心芯片无法代工生产,即便是台积电被美国强制封禁,中芯国际也能基本保证华为中低端芯片的生产,不出意外今年中芯国际可以成功投产14nm制程的生产线,基本能满足华为芯片的需求。虽然没有7nm那么好用,但是备胎的作用就在于此。

   光刻这种事,华为研究一定不少。讲个小故事,09年前后找了一个咨询团队给我们公司做硬件设计咨询。这帮人就是原华为的技术部门几个人分出来的,据他们介绍,他们在华为时,华为对电阻失效研究到电阻中一种元素含量的精确配比,尽管华为根本不做电阻;对芯片的具体制成技术也研究到非常厉害的程度,直接对TI公司的DSP生产过程提要求,不改进就归入控制使用!华为对技术的细节追溯的极为厉害。所谓技术积累是在就是在大量使用的基础上,摸清楚技术细节的要求。如果09年华为已经可以对ti的dsp制造流程细节做出判断,那么在大举进入台积电制造麒麟芯片的7nm工艺实现领域的华为不可能对关键流程和制造装备功能、性能不知道,光刻机作为整个流程的关键装备技术参数肯定是一清二楚。这些需求规格和技术线路,是asml多年积累的精华所在。知道“需求规格”和“技术线路”是技术积累精华这一点,也就明白,为什么商业软件公司敢开源实现代码,却几乎都不开放“需求规格”和“技术路线”的原因。况且,中国逆向工程能力早已经被西方所了解,所谓“看一眼就怀孕”根本不是虚言。说什么全套图纸给中国都做不出来,这种逗人的话听着都是有损全世界制造业智商的话。不说别的,中国氢弹就因为一张西方新闻图片就加快了若干月;一个美国核潜艇模型,就让中国核潜艇加速几年。以为是神话吗?现在中国人参观德国工厂流水线都不允许,这都不知道吗?

   从目前披露的备胎计划看,华为显然对供应链非常有信心。以华为对行业技术的研究,即便光刻这种东西不做,也可以给制造企业开出非常详细的“需求规格”清单,并给相关企业做出技术咨询和技术路线。所以,有华为这种企业存在,就千万别断他的财路,否则,佛挡杀佛绝不是开玩笑的。

   一旦有详细的光刻机需求规格和技术路线。加上一些基础研究,以中国目前的制造业配套能力,其他就呵呵了。就会看到下饺子,就知道什么叫基建狂魔,什么叫中国速度。

   战机如此、军舰如此、高铁如此、北斗如此、5g如此。还有意外吗?

   中国只有一个华为,华为已经在许多领域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的高 科技 不能全部指望华为一家公司!

   中国有那么多高 科技 企业,、腾讯、阿里、联想、中兴、小米……那么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有没有哪一家公司做出来超越美国的操作系统,有没有设计出跻身世界一流的芯片?

   中国大A股上千家的 科技 企业,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有没有超过三家?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据说已经超过了美国,但坦率说仅仅是应用领域超过了美国,有没有哪一家公司可以像谷歌一样设计出AlphaGo?

   中国欲想实现复兴梦想,光靠勤劳是没戏的。从古至今,中国伟大的君王都把国家强盛的目标定义为霸业!这就是说,中国古代伟大复兴依靠的并非是国民的辛劳,而是君王的胆魄与国民的勇气和智慧。

   百万大军如果只有一万军队能打硬仗,而其他九十九万人只能在旁边呐喊助威是不可能实现中华霸业的!未来世界成王败寇的决定因素与GDP无关,谁掌握 科技 力量谁就能实现梦想。

   古人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中国人如果现在把关心教育象关心自己的薪水一样重视,爱狗人士如果把关心同胞象关心狗一样真诚,中国何愁不强?

   搞光刻机不是华为的专业,他们当然也可以搞,如果华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那么其他人还活着有什么意义?

  很难,或者说不可能!你如果明白为什么光刻机为什么被ASML垄断?就知道为什么华为不可能研制自己的光刻机了!

  你可能会觉得ASML光刻机厉害,不就是技术厉害吗?咱们在技术上赶上它不就完了吗?实际上,这你就错了。可以说,ASML的光刻机的很多设备是来自世界各地,比如制造光源的设备来自美国公司;德国蔡司的镜片等等。

   所以,ASML很聪明,我并不自己将技术包裹,我让大家一起全策全力,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ASML光刻机的零部件有超过90%是向外采购。那么,ASML干什么?它的主要能力是将这些技术整合,并且将客户发展成自己的股东。

  这就是被人难以理解却令ASML公司能够不被超越的原因,你想使用我的光刻机?没有问题,请投资我,成为我的股东,你就可以优先购买我的产品!这就是为什么台积电可以在ASML2019年将生产极紫外光刻机 (EUV) 的年出货量从30台的设备中,吃下18台!三星,海力士都是它的股东,你能耐它何?

   ASML的独特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让它可以长盛不衰!而华为却很难在它这么强大的市场占有率下挤进去。其实,华为也不可能进入到光刻机的研发中,毕竟华为不是芯片制造企业,它也不会进入到这个企业。

  华为只是一家正常的企业,不是神,不可能什么都做到自产,三星这么庞大的集团(仅三星集团一家的营收,占韩国GDP的五分之一),都没法做到光刻机的自产,仍然要向荷兰的ASML采购,华为的业务还没有三星那么杂,制造环节都需要外包(三星的芯片制造能力仅次于台积电,华为只是在芯片设计领域有一定的优势),更何况是制造环节的上游光刻机了。

   华为要研制有可能吗?

   如果要研制,当然有可能了,但是如果华为将精力用于研制光刻机,那么势必拖累其他环节的研发生产。再者光刻机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产出的,光刻机是重资金重技术的行业,没有几十年的功力,要追赶上ASML(阿斯麦)是有一定困难的。

   国内并非没有光刻机的生产企业,比较有名的就是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MEE)。这家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 是在国家 科技 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推动下 ,由国内多家企业集团和投资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高 科技 技术公司, 是生产芯片光刻机的国内唯一企业,也是国家重点扶持 科技 项目 。目前主要致力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中高端投影光刻机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这家企业最大的股东为上海电子(集团)总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 科技 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均为国有企业,可以说国家是在背后出力的。

  成立十六年了,SMEE把光刻机从设想变成了图纸、把图纸变成了产品、把产品变成了光刻技术的突破,但是目前SMEE能够生产的光刻机还落后于老牌的ASML一代。光刻机从出现到现在一共历经了五代,现在荷兰的ASML已经可以生产出第五代最先进的7nm的光刻机(量产),而上海微电子最先进的只研发出了第四代的90nm,且尚无法量产。所以华为现在要做这个的话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研发投入

   荷兰的ASML(阿斯麦)最近几年的研发投入在不断增长,2018年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的16亿欧元,虽然跟华为的113亿欧元比起来有差距,但是ASML(阿斯麦)只研发光刻机,华为则是通信及手机等各方面的投入。再者ASML背后既站着三星、台积电这些顶尖的芯片制造企业(7nm的光刻机就是台积电配合下研发出来的),也站着德国银行、美国摩根等等众多的财团,因此它可以吸收实用美国的光源技术、德国的镜头技术、瑞典的轴承技术等等来强化自己,这些是上海微电子和华为所无法比拟的。

  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华为不可能在研发自己的光刻机,如果华为有心进入光刻机领域,还不如直接入股上海微电子,这样起步更快。华为也是一家正常的企业,不是神,不可能什么都面面俱到的。

  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演变成为了 科技 封锁,使得我们为华为捏了一把汗。

   那么,如果失去芯片代工,华为能否研制自己的光刻机?

  芯片代工能够对华为产生的影响

   可以说如果失去台积电的芯片代工,对于华为来说将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华为将会彻底失去高端芯片的生产,不过台积电已经宣布,将不会与华为中断合作。

   那么,华为有没有想过自己生产芯片?

  芯片生产所需要的设备

  生产芯片就无法离开光刻机,具备7nm工艺生产能力的光刻机仅ASML公司能够生产。

   国内能够生产光刻机的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可生产22nm工艺芯片,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10nm的芯片生产。

  华为是否会研发光刻机

   个人认为,华为并不具备研发光刻机的条件。

   即便美国实施 科技 封锁,但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旋律,并非任何事物均需要自研。例如光刻机中的光学镜头由德国Carl Zeiss提供,光源由美国的Cymer提供,不可能任何部件都实现自行研发。

   当前唯一可行的方案,由国家牵头,多家 科技 公司入股共同研发的方式。

  您觉得华为是否有可能或有必要研发的光刻机么?

  或许是老美的计策和阴谋。 老美已经看到集成电路的瓶颈了,所以大力地打压华为等中国的企业。 这样我们就会大力地发展和追赶他们已经非常成熟和快要放弃的技术。 而等我们辛辛苦苦研究出来后,对不起,他们的量子计算机出来了,其它非芯片的包括生物计算等设备开始大量应用。 市场产品规则全部变了。 我们的cpu和系统已经完全无用了,然后又免费把现在的技术开放出来。 让我们的所谓的赶超和跨越战略完全成了浪费。

   总之,我们再开发或研究现在已经成熟的技术对不对,希望大家多考虑。 我们还是在存量的圈子里转是不是最好的对策? 我们应该去研究增量,开发增量,开拓增量。 不要只是盯住手机这块市场。 以后的可穿戴设备, 虚拟现实, 云计算,并行的超级计算可能才是未来!

   介于现在的局面,如《悟空》中暗示,没有工艺设备支持,华为的高 科技 研发就会止步。更不会有任正非的纵向横向之决断。

   那么,华为必定要研发工艺设备,这也是华为继续大量招聘人员的缘由之一。华为不止自己需要,还要有打败对手的能力。如果对手现在是5nm,华为也是5nm就不会申张而是隐忍。这就说明当初华为有能力研发7nm芯片实际已经拥有7nm工艺设备能力(必须要测试稳定性能才能外协加工,而这是不能外宣),只是产能不够并且要给伙伴让路。

   华为同样决不会给台积电卡脖子机会,实际台积电得知为华为的代工产量有出入才不会理会禁令。困境生存是华为的常态还不是极端,至暗还有一线光亮。无论如何,华为总把最终在黑暗中踏路的能量把握在自己手中,而设备工艺制造就是最后的底线。

   所以,说华为么有自己制造能力的是没有注意到任正非的人生之路中的困路。

  千亿半导体项目终落幕,遣散所有员工,可惜了那台7nm光刻机

   不过可惜的是,就在近日,这个投资千亿的半导体项目迎来了最终落幕,不仅发出通知遣散所有员工,还要求全体员工必须在3月5日前完成办理离职手续。

   当然,最可惜的还是那台完全未拆封,被抵押给银行的大陆唯一一台7nm高端光刻机!

   其次,从人员上来说,弘芯半导体也是兵强马壮。

   据悉,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乃是芯片界的大牛蒋尚义。此人乃是台积电前CTO(首席技术官),在台积电任职时间长达10年,是张忠谋的左膀右臂。

   更重要的是,根据公开信息显示, 台积电90纳米、65纳米、40纳米、28纳米、20纳米、6纳米等关键节点的研发都有蒋尚义的参与,得一蒋尚义胜过数百名芯片工程师。

   然而现在?就在几个月前, 蒋尚义亲自证实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加入中芯国际,并担任中芯国际副董事长一职。

   由此还闹出了一场风波,梁孟松博士因蒋尚义突然空降,高调请辞,众网友大呼中芯国际“老糊涂”了。

   按道理说兵强马壮的弘芯半导体项目怎么也能折腾出一点儿动静,怎么就突然烂尾了?1380亿的投资又都花到哪儿去了?

   根据武汉《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文件披露,弘芯半导体项目的钱主要花在了以下两个方面。

   1.人才投资。根据台媒消息, 武汉弘芯在2019年的时候便已经着手挖人,除去在6月份请来蒋尚义这么一位业内高人之外,年底的时候还联合山东泉芯开出高于台积电2.5倍的薪酬从台积电挖走了100多名资深工程师和半导体经理。

   2.设备投资。设备方面, 除去一期生产线余套设备之外,更是通过各种关系引进了一台型号为TWINSCAN NXT:1980Di的高端光刻机 ,这种光刻机是大陆唯一一台可以生产7nm芯片的高端光刻机。当初该设备成功引进时,甚至还专门弄了一个声势浩大的进厂仪式( 如今已被抵押给了武汉农商行,估值58180.86万元 )。

   3.厂房投资。据悉,仅是一期厂房投资就高达520亿, 主要生产厂房加研发大楼已经封顶或完成,总建筑面积高达39万平方米。 不过二期项目出了点问题, 由于一直没有完成土地调规和出让,以及缺少土地、环评等支撑材料,所以二期项目迟迟未能启动,以“烂尾”告终。

   至此,负责人转投,高端设备抵押,二期工程“烂尾”,虽然武汉弘芯还没有完全解散,但是已经濒临彻底失败的边缘。

   根据2月27日最新消息,武汉弘芯内部下达了一则正式通知,由于公司无复工复产计划,因此决定遣散所有员工,要求全体员工于2月28日下班前主动申请离职,并于3月5日前完成离职手续办理。即便是休假人员,也被要求线上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内部员工的透露,该消息的发出没有任何征兆,该员工所在的部门甚至还在为正式投产做准备。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按照通知中的说法,是要求全体员工自己主动提出离职申请,这是不是说明弘芯已经不打算支付遣散费用?还是说武汉弘芯的资金缺口已经到了连员工遣散费用都支付不起的地步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不管怎样,这个历时3年有余的弘芯半导体项目算是迎来了最终落幕,只是可惜了那一台能够制造出7nm芯片的高端光刻机了。

   如果是其他项目或厂商拿到这台高端光刻机,是不是就可以实现14nm,7nm高端芯片量产?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 像芯片半导体这种国之重器,还是掌握在可信的人和公司手里比较好。

  国产最先进光刻机

  第一,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已经实现5nm的目标。这是荷兰ASML实现的。

  而ASML也不是自己一家就能够完成,而是国际合作才能实现的。其中,制造光源的设备来自美国公司;镜片,则是

  第二,中国进口最先进的光刻机,是7nm。

  2018年,中芯国际向荷兰ASML公司定制了一台7nm工艺的EUV光刻机,当时预交了1.2亿美元的定金。请注意,当时这台机器还没有交付,而是下订单。

  但国内市场上,其实已经有7nm光刻机。在2018年12月,SK海力士无锡工厂进口了中国首台7nm光刻机。海力士也是ASML的股东之一。

  第三,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光刻机,应该是22nm。

  根据媒体报道,在2018年11月29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通过验收。该光刻机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光刻分辨力达到22纳米。

  请注意该报道的标题:“重大突破,国产22纳米光刻机通过验收。”

  也就是22nm的光刻机,已经是重大突破。

  22nm的光刻机,关键部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中科院光电所此次通过验收的表面等离子体超分辨光刻装备,打破了传统路线格局,形成一条全新的纳米光学光刻技术路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有关报道中的“全新的技术”,也就是中国科研工

  中国和世界顶尖光刻机制造还有很大差距。

  华为麒麟受制于人,中芯国际不堪大用,澎湃芯片久不见进展,虎愤芯片勉强能用。

  实用更是有很远的路要走。

  大家放平心态。

  中国唯一一台euv光刻机现状

  国产光刻机任重道远。“即使你给图纸,你也做不出一个光刻机。”“就算全国都发展半导体制造,也很难成功。”ASML掌门人、TSMC创始人张忠谋在过去两三年里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中国大陆自己无法成功制造光刻机。实际上,严格来说,位于荷兰的ASML公司(ASML)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生产光刻机的公司,但它只是一家组装公司。大量核心技术来自美国,在ASML的供应链中也有中国公司,如傅晶科技和沃尔特天然气公司。实际上,在光刻机成品方面,上海微电子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牢牢扎根于低端光刻机市场,90nm及以下工艺的产品一直在稳步出货。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微电子出货量约为50-60台,约占大陆市场的80%。所以,以上两人的论断要加上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先进制造工艺”的光刻机。我们常说的高级芯片是指生产工艺小于28nm的芯片,也就是28\14\7\5\3nm的工艺。这次上海微电子在光刻机举行首个2.5D/3D高级封装交付仪式,标志着中国首个2.5D/3D高级封装在光刻机正式交付给客户,但对于我们目前的卡顿芯片制造来说,只是暗夜中的烛光。“1”和“0”的故事虽然近年来“光刻机”屡见报端,但很少有人提到光刻机主要分为“前路、后路、面板”三类。卡脖子的是前路光刻机,这次上海微电子发布了光刻机。如果把芯片制造比作食品生产,前面的路就是“食品”本身,后面的路就是包装袋。面板制造属于平时想不起来的“调味品”,但它的缺失会直接打击消费者的味蕾,给数字生活调味,因为面板是C端用户最“触手可及”的。因为没有驱动芯片,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芯片,C端用户都很难对芯片性能有直观的体验。但是,无论包装和调味品对食品有多重要,如果没有“食品”本身,它的价值就是“0”。所以要想充分体现后通道和面板芯片的价值,首先要有性能优异的前通道芯片。在以前的光刻机制造中,其实光刻机并不是按照“NM”的个数来分类的,而是按照光源的波长来分为436nm光源的“g线纳米光源的“I线纳米光源的“KrF掩模对准器”;193nm深紫外光源的“DUV光刻机”;以及13.5nm极紫外光源的“EUV光刻机”,也是目前卡脖子的主打产品。目前上海微电子的产品技术已经触及ArF技术和相应的光刻胶。目前,国内公司如上海新阳、通成新材料、南大光电、景瑞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已开展研发和生产。其中,南大光电旗下的ArF光刻胶已于2020年底顺利通过客户验证,是国内首个通过产品验证的国产光刻胶。

  大陆唯一7nm光刻机被抵押,我们的芯片企业到底怎么了?

   近日,36氪爆出#武汉弘芯千亿芯片骗局调查#引发热议,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新发生的事情,在我印象中,这件事在去年中旬时就曝了出来。

   毕竟,弘芯可是有蒋尚义在,这可是半导体行业的元老级人物,业内人称蒋爸,他和梁孟松一起,并称芯片行业的传奇。

   然而,骗子正是利用人们这个心里,紧紧的抓住蒋尚义这个幌子,大行其道!

   在去年12月传出蒋尚义离开武汉弘芯,将要加盟中芯国际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一篇《梁孟松:芯片传奇人物愤然辞职,中国 科技 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才?》热文,分析了这件事来龙去脉,却没有想到,实际情况远比想象的还要糟。

   关于弘芯这个骗局,36氪的文章已经写的很详细了,真的是触目惊心。

   谁也没有想到,弘芯做局者才小学文凭,也没有人想到,其宣传出来的一切,那些高大上的背景,都是骗人的,连蒋尚义都被骗到上了贼船。他们真实目的就是骗武汉政府的投资,这个在业内很多人看来,一个并不高的金额。

   大陆唯一一台,理论最小能支持 10nm 以内的芯片制程的光刻机,被很多人当做宝贝的东西,刚到手拍完宣传照,就抵押给银行,抵押信息一栏清清楚楚的写着,全新尚未使用,真的是触目惊心。

   而这时候,光刻机进厂时,“弘芯报国、圆梦中华 ” 八个大字燃起的热血,尚未冷却,真的是满满的讽刺。

   我们的芯片企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或者说,芯片行业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国家投入了这么多,却见不到什么成效?

   事实上,这可能就是问题所在!

   芯片行业不是互联网企业,不是光有钱就能砸出来的,这是实打实的高 科技 制造业,没有足够大量的基础人才储备,想要在芯片制造项目实现快速突破,赶超欧美,完全就是在痴人说梦。

   国内现在有多少毕业生愿意微电子行业?虽然没有专业数据,但绝对低的可怜,没有足够的人才,难道只靠砸钱,只靠引进专家,就能研究出芯片来?

   现在大量资本疯狂涌入芯片行业,唯一的原因就是国家在扶持,各地出台了各种政策,这才是大量项目上马的主要原因。

   就像过去那些有补贴的重点行业一样,骗取国家补贴,已经堂而皇之的成为一门生意,并且让很多人发了大财。

   那为什么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微电子行业,难道他们就不爱国,不想研发芯片吗?

   想!

   但发扬情怀之前,要先活下去。

   基础人才如果给不到应有的待遇,那他有什么理由不去薪资待遇更好、工作更轻松、技能门槛更低的行业?

   尤其是,有能力从事半导体研究的人才,在哪个行业,哪个企业都是抢手货,他为什么不去那些赚钱的互联网企业?

  半年增2.8万家芯片企业!千亿造芯项目停摆,烂尾为何频发生?

   大家好,我是王 科技

   任正非3天访问4所工科类大学;

   中科院宣布入局光刻机;

   南京成立国内第一所芯片大学;

   2020年上半年,国内约20个地区开展半导体项目,合计规划超600亿;

   自2014年6月到去年底,大概有50多个规模较大的芯片项目成立,按照各自规模规划的情况来看,单项目平均投资超300亿元,总资额超1.7万亿元。

   国内造芯热情不断,看上去轰轰烈烈,但却频频爆出造芯项目烂尾,发展之下,难道是虚假繁荣?

   或许老美也没有想到,本来是想制裁一下华为,让其成为第二个中兴,奈何华为没有妥协,相反,国内迎来了造芯大潮,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进来。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增2.8万家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平均一天新增150家,看上去国内造芯轰轰烈烈,细看之下,这些企业也并非是全新的公司,而是一些成立多年的公司,再细看,也不是全部造芯,只是将业务更变了而已。

   为什么这么做?在新Z策推动下,他们的市值会上升,不少人想趁机发一笔财,也只是将经营范围改成集成电路相关的范围,就能享受一部分Z策,这就是原因。

   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这2.8万之中也有专心做芯片的,但跟那么浑水摸鱼的相比就显得可怜,真正搞科研的拿不到投资,浑水摸鱼的却能获得巨资投入,造芯发展缓慢也就找到原因了。

   除了一部分更改经营范围的企业,国内也被爆出不少千亿造芯项目烂尾,而且不止一处。

   最为让人震惊的就是武汉弘芯项目, 起步就是14nm,随后就是7nm产业链也要建立,该项目预计投资1280亿,到了2019年共投资153亿,蒋尚义做掌门人(曾任职台积电CTO(首席技术官),张忠谋最器重科研大将之一),而且还有几十名台积电前员工加入,就是这样的配置,还是被爆出项目停止。

   本以为崛起了,奈何被网友爆出拖欠4100万工程款,而且国内唯一一台7nm光刻机也被抵押出去了,文件显示的是未拆封,全新,尚未使用。

   很多人知道国内有一台7nm光刻机,或许就是从这知道的。

   然而武汉弘芯项目不是独家,还有南京德科码、德淮半导体等等。

   有人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就在近日发Gai委也对此事做出过回应,发言人孟玮回应说, 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热情不断高涨,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也加入其中,个别地方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

   其实造芯项目是一个投资巨大的工程,不仅是资金投入,还有人才投入,时间成本,并不是一蹴而就。

   除去那些浑水摸鱼或是资金链断开等问题,中国芯想要崛起,未来之路在哪?

   其实从任正非和国家的一些举动也可以看得出来:人才投资。

   任正非曾多次访问国内大学,中国芯的未来或许就在这一张张课桌一个个实验室中,而国内也在南京成立第一所芯片大学,抛去其他课程,以芯片为中心进行授课,这样的目的就更加明显。 而国家也是在今年将集成电路单独拿出来作为一级学科,种种事件表明,不管是市场竞争,还是造芯热情,其根本,就是人才。而这一点或许华为海思更有发言权:经历16年之久,前后2万人才投入,才打造出华为王牌麒麟芯片。

   老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大浪淘沙下,势必会沉淀出优秀的企业,而这些企业或许才是中国芯发展路上的主力!

   表面繁荣,浑水摸鱼终会被揭开,而扎根基础,坚持下来的也将会做出成绩!

   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加油,中国芯!

下一篇:庆城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助力营商环境再
上一篇:期权短线交易员招聘(期权短线交易)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