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中科的3A5000处理器(龙芯3a5000处理器正式发布)

2022-12-06 15:11:35

  龙芯3A5000即将来袭:12nm工艺,性能提升50%

  众所周知,前段时间苹果发布了用于电脑的芯片M1,在行业内引发了地震一般的震动,因为这颗ARM芯片实在太强了,比intel芯还要强。

   这给其它芯片厂商们看到了一个希望,那就是在PC领域,X86架构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技术强,intel一样能够被拉下马。

   而在国内,采用其它架构设计PC芯片的厂商还真的不少,比如采用ARM架构的飞腾,采用MIPS架构的龙芯,采用alpha架构的申威,还有采用ARM架构的华为。相信对于这些国产厂商们而言,苹果的这一举动也大大的鼓舞了大家。

   而近日,在2020中国芯应用创新高峰论坛暨IAIC颁奖典礼上,龙芯也介绍了自己取得的成绩,与未来的规划,感觉上对于未来真的信心满满。

   比如龙芯表示,目前龙芯拥有自主指令集LoongISA,所有IP模块都是自主设计,拥有片内安全机制,内置国密,可信性高,并且旗下有三大产品线号大CPU,面向不同的行业。

   同时接下来龙芯即将发布3A5000系列,这一代的CPU,是对标国际主流产品的,会采用12nm工艺,较3A4000性能会提升50%。

   同时3A5000的性能会比国内目前的7nm的ARM处理器性能还要高,此外还会有12nm制程的3C5000发布,这是面向服务器的,最高频率高达2.5GHz,不逊色于7nm的ARM服务器。

   如果从字面上来理解,12nm的龙芯不逊色于国内的7nm的ARM处理器,也就是是这一代的龙芯性能不会逊色于华为鲲鹏920了。

   而鲲鹏920目前已经高效的运用于国内众多领域,还推出了台式机等,性能出价,则代表龙芯也可以了达到这个水平了。

   这对于龙芯而言,对于中国芯而言,相信都是一个好消息,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龙芯新一代芯片的推出了,看看能不能走向个人消费者领域。

  龙芯CPU再进一步,国产CPU们追上英特尔还需多久?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日,据“中科院 科技 创新亮点成果筛选”活动页面的结果显示,龙芯中 科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基于自主LoongArch指令系统的龙芯3C5000服务器CPU的研制,国产服务器CPU再向前迈出了一步。

  龙芯3C5000服务器CPU(图源:龙芯中科)

  对于CPU的命名,一般A系列为桌面级CPU,而C系列则是服务器CPU。从公开信息来看,龙芯3C5000服务器 CPU内部集成了16个高性能的龙芯LA464处理器、32MB的共享偏上高速缓存和4个64位DDR4-3200内存控制器,主频为2.1-2.3GHz,单新品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超过0.5TFLOPS。

  单从性能上来看,龙芯这款3C5000已经与市面中的主流CPU相当,已经可以满足当下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LoongArch也就是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架构已经实现了完全自主、技术先进、兼容生态三方面的特点,其中拥有近2000条指令,并不包含MIPS指令系统。该架构今年正式被龙芯对外发布。

  在今年7月份,龙芯中科发布了3A5000CPU,作为桌面级CPU,其性能已经逼近市场的主流产品,据相关机构评测数据显示,龙芯3A5000单核SPECCPU 2006 Base定浮点分值在2.5GHz主频下性能超过了26分,平均每GHz性能超过了10分,已经与市场主流X86产品相当接近。

  其中,龙芯处理器除了CPU核心是自研的以外,包括GPU核、内存控制器和PHY、高速IO接口控制器和PHY等上百种IP均自主研发。

  国内的CPU生力军除了龙芯以外,还有如兆芯、飞腾等。如兆芯在2015年便发布了一款ZX-C4600/4610处理器,算是价格门槛较低的国产通用型X86 CPU。主频为2GHz,采用28nm制造工艺。

  兆芯ZX-C4600(图源:兆芯)

  根据测试,这款兆芯的芯片性能基本等同于英特尔在2007年发布的奔腾双核E2160的两倍,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办公需求,同时由于采用了X86架构,因此可以兼容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

  飞腾也发布过处理器产品,如经典的FT-1500A/4四核处理器,不过由于采用了Arm V8的架构,因此无法与Windows兼容,基本只能运行国产化Linux系统,距离普通消费者就更远了。

  图源:飞腾

  如今飞腾还发布了FT-1500A/16的16核心处理器以及FT-2000+/64的64核心版本的服务器。

  除了以上几款之外,国产CPU还有如鲲鹏、海光、申威等品牌,如申威的CPU便被曾经全球第一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所采用。

  上文已经了解到国内的部分国产CPU相关产品,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并非是业内人士,可能基本没有听闻过这些国产的CPU。一方面是由于国产CPU市场份额过小,知名度只局限于相关专业人士,另一个原因在于价格原因导致国产CPU推广更加困难。

  首先说价格,可能一般用户会认为,既然国产CPU性能相比英特尔、AMD还存在差距,甚至可能还不如上一代的奔腾、赛扬,那么售价也必须要比这些产品更便宜才对。

  但事实上,正是因为国产处理器受众较小,大多数用户并不买单,销量较低,而研发成本又摆在这里,平摊下来每块CPU成本并不低。假设研发出一个新系列耗费1亿元(成本已经很低),但最终只卖出了10万套不到(10万套基本已经是国产CPU销量天花板),那么每一套的成本就达到1000元,这还没有算渠道费用以及存储、运输等额外的支出。

  对比英特尔、AMD动辄数百万以上的销量,国产CPU的成本很难降低,这就导致如今的国产CPU价格甚至比这些国外CPU产品更高。

  当成本降不下来,性能还不如国外同类产品的情况下,普通消费者基本不会支持,只能依赖于政府采购为主。如果想要普通消费者买单,如今只能走补贴的路线来将价格降下来。

  除了成本以外,另一个问题还在于生态。兆芯CPU采用了X86架构,可以兼容Windows,其生态环境稍好一些。但对于龙芯以及飞腾而言,由于采用的分别为自研架构LoongArch以及Arm架构,因此与Windows并不兼容。

  这对于用户而言就不太友好了,没有相应的软件生态环境,就意味着没有国产CPU施展能力的空间。如果想要软件生态,就只能放弃自研,采购通用架构,制造服务器CPU,来帮助企业迅速回本。不过这样一来,一旦被国外“卡脖子”企业很难有还手余地。

  如今国内掀起了一股国产替代的浪潮,而CPU作为计算机系统运算和控制的核心,如何实现CPU的自主可控,并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实现替换,是国产崛起的关键。

  当前已经多款国产CPU产品,那么距离替换英特尔还有多远?

  如果光从性能上来看,龙芯3A5000性能与2015年的英特尔i5水平相当,这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在过去国内外CPU在性能上的差距就能达到10年以上。因此只看性能的线年左右就能够替换英特尔。

  但CPU除了性能以外,生态也非常重要。简单地打个比方,在海外,安卓手机大多都会使用GMS框架,只有拥有了GMS才能运行谷歌应用及需要GMS支持的应用,而大多数海外的安卓应用都需要GMS支持才能够使用。当有手机被禁止使用GMS时,在海外市场就意味着除了打电话以外,基本干不了什么其他的事了,这就是生态。

  由于英特尔CPU的强大市场地位,Windows基本是基于X86而开发的,对于其他的CPU而言,会产生兼容性的问题。

  而其他CPU稀少的市场份额,很难吸引到开发者愿意去为这一架构开发相应软件,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强者恒强,弱者越弱。

  好在如今一些CPU开始着力打破这个生态系统,如龙芯也开始走兼容模式,已经能够运行一些Windows程序,未来随着能够运行的程序越来越多,相信也会在市场中慢慢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市场来带动国产CPU技术的迭代与发展。

  那么答案很明显了,如果只看性能的线年才能完全替代英特尔,如果没有那么极客,如今的国产CPU已经可供日常使用。但生态的缺陷让国产CPU境地较为尴尬,虽然喊出要打造第三套生态系统,但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之前,与另两个生态兼容将是国产CPU的必由之路。

  打破美国垄断!首颗“纯国产”芯片诞生,技术完全自主研发

   点击关注,每天精彩不断!

   熟悉 科技 领域发展的人都知道,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是现代 科技 领域里最为重要的东西;现在整个 科技 领域的发展几乎都无法离开芯片的支持;虽然说芯片很重要,但是我国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发展却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落下了几十年的差距,现在我国 科技 企业被卡脖子发展以后,国内才开始逐渐加大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发展,通过举国之力的发展,让我们在半导体芯片领域也开始逐渐走上了正轨!

   美国作为全球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发源地,美国不仅掌握着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芯片技术,而且在美国还拥有着高通、英特尔、AMD等众多的芯片巨头企业,这也让美国垄断着半导体芯片市场的话语权;而这一次老美为了打压我国华为公司的发展,直接发布了“芯片禁令”,这在全球范围内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此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我国每年仅仅从美国市场上进口的芯片规模就超过了2万亿,而在芯片禁令到来以后,国内不少 科技 企业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而我国 科技 企业也开始有意无意地减少对美企芯片的依赖,像小米、OPPO和vivo等手机厂家都开启了自研芯片的道路,并加大了对联发科芯片的采购,从而减少对高通芯片的依赖;除此以外,我国为了打造自主化的芯片供应链体系,还在国内制定了芯片发展的5年计划,在2025年之前,国内的芯片自给率要得到70%,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众多国产 科技 企业都开始奋力发展!

   中国芯片发展潜力巨大,国产企业发力,打破美企垄断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芯片禁令”除了让我国华为等 科技 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以外,还直接打乱了全球半导体芯片市场发展的平衡,再加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还出现了芯片短缺的危机;全球芯片短缺,这也给了国产芯片崛起的机会,为了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少国产 科技 企业都主动地进入半导体芯片市场发展,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国产 科技 企业发展被卡脖子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看中了芯片市场发展的潜力!

   首颗“纯国产”芯片问世,技术完全自主研发

   经过国产 科技 企业的不断努力,我们也终于打破了美企对半导体芯片技术的垄断;国内的芯片企业龙芯中科发布了首颗“纯国产”芯片——龙芯3A5000;这一处理器芯片的问世也标志着中国在纯国产芯片技术的道路上取得了突破,并开始实现自主化发展,据悉,龙芯中科所研发的龙芯3A5000芯片采用12nm制程,在研发的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国外的技术,其芯片架构直接采用的是自主指令集LoongArch,这也直接摆脱了英特尔X86芯片架构;实现了芯片技术的完全自主研发,接下来这一芯片将被应用于电脑领域发展!

   中国用“举国之力”发展芯片,必将取得成功

   目前,中国正在用“举国之力”去发展半导体芯片,除了先进的7nm和5nm的手机芯片以外,我们在电脑芯片领域也取得了突破,而这一次纯国产芯片的问世,就表明芯片的研发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难,而芯片的研发和生产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并不是由神完成的,所以只要我们肯努力,那么就一定能解决国产芯片被卡脖子的难题,不知道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龙芯3A5000正式发布,自主指令系统摆脱欧美限制,看齐AMD一代锐龙

   近日,著名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的全球PC市场报告,2021年PC市场持续走高,第二季度的全球出货量高达8360万台,同比增长13.2%,其中我国的联想集团表现突出,依然占据榜首位置,本季度出货量已经超过2000万台,而宏碁电脑销量激增了17.6%,排名第五,已经与苹果笔记本销量大致相当。

   从PC的出货量来看,我国的电脑制造商优势明显,几家国产品牌电脑的出货量之和甚至占据了全球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我国的pc产业依然大而不强,绝大多数国产电脑制造商都走的是组装厂路线,不掌握核心技术,利润率非常低,甚至经常“赔本赚吆喝”,以出货量最大的联想电脑为例,其全年利润率竟然不到1%,远远低于 科技 企业的平均水平。

   7月23日上午,著名国产处理器厂商 芯中 科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的龙芯3A5000处理器,该产品首次放弃了传统的X86架构, 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LoongArch指令系统,性能大幅度提升,代表了我国自研cpu的最高水平,是一款里程碑产品。

   龙芯3A5000处理器是首款采用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的处理器芯片。 LoongArch指令集完全自主设计,无须国外授权,并且融合X86、ARM等国际主流指令系统的功能和特性,实现跨软件兼容。

   规格上, 龙芯3A5000采用四核心设计, 主频2.3GHz-2.5GHz,支持DDR4-3200内存控制器和HyperTransport 3.0控制器,其集成度并不明显弱于Intel和AMD的最新芯片。

   性能方面, 龙芯3A5000提升明显,相比上一代A4000提升了50%以上,功耗却降低了30 , SPEC CPU2006的成绩已经赶上了AMD第一代锐龙以及Intel 6代酷睿的水平,完全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工作和 娱乐 需求。

   随着龙芯3A5000系列CPU性能提升到市场主流产品水平以及国产系统的逐渐完善,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的组合正在快速成熟,其成熟度已经接近windows xp,自主生态正在快速构建,未来可期。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底,中科还将发布16核的3C5000cpu,其性能表现十分值得期待。

  打破美国垄断!首颗“纯国产”芯片问世,100%自研不含美国技术

  从前几年开始,国内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市场,每年在这方面花费的资金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出口市场,也是我们国内最主要的进口

   美国之所以修改所谓的芯片进出口规则,一开始是为了阻挠华为获得充足的芯片供应,后来更是想要对所有中国半导体公司“卡脖子”。毫无疑问,这种行为肯定会扰乱整个半导体市场,但是美国却无动于衷,因为它一直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就拿华为海思来说,作为国内最出色的芯片设计公司,其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可惜的是,海思并不具备量产芯片的能力,所以必须依赖台积电这家代工厂的供应。然而在美国规则的影响下,台积电被迫拒绝了华为,直到导致海思的芯片产业链被切断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台积电为什么要遵从美国的规则,放弃华为这个多年以来的大客户?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台积电离不开美国技术,它要想继续保持在芯片代工行业的领先地位,就必须得到美国的支持,否则很有可能变成下一个“华为”。

   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强如台积电也无法完全避免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更有甚者,在某些核心技术领域,美国更是占据了垄断的地位,国内一直想要突破封锁,却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在这种局面下,国内能做的就只有继续努力研发,只有真正熟悉了芯片产业,才能慢慢取得进展。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国内的统一布局,国产芯片已经完成了一些突破,其技术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国内的科研人员们也充满了斗志!

   最关键的是,就在近期,首颗“纯国产”芯片问世,100%自研不含美国技术,彻底打破了美国垄断!这颗芯片指的就是龙芯中科最新发布的龙芯3A5000处理器,它的诞生标志了国产芯片新的里程碑,从此告别了国外技术,实现了真正的自主化。

   据了解,龙芯3A5000的定位是一款电脑CPU芯片,采用12nm制程,虽然不如5nm手机处理器那么先进,但是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具体来看,与上一代的龙芯3A4000相比,龙芯3A5000的性能整整提升了50%,并且功耗也进一步下降了。

   这些只是表面上的配置和参数,龙芯3A5000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首次使用了国产架构指令集,没有借助任何国外技术,是100%纯国产的芯片。大家都知道,之前国内的电脑CPU,基本上都离不开美国英特尔的X86架构,而这次龙芯打破了垄断,并且打响了国产架构的知名度。

   据悉,龙芯3A5000采用的是自主指令集LoongArch,它由龙芯中科自主研发设计,不掺杂任何国外技术。要知道,一直以来国内的芯片架构行业都不怎么景气,真正能应用于实际的国产架构少之又少,如今龙芯中科总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至于其它方面,龙芯3A5000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总之一句线这颗“纯国产”芯片的登场,标志着国内的半导体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只要继续努力进步,未来就会是一片光明!

   关于“纯国产”芯片的问世,估计美国也没料到,对国内芯片产业的封锁已经失去了作用,国产半导体公司正在迎头赶上,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全面打破垄断。希望接下来国内继续坚持自研工作,争取让国产芯片早日实现崛起的伟大目标!

  性能大涨50%,100%国产自研CPU芯片——龙芯3A5000正式发布

  7月23日上午,国产CPU厂商龙芯中科通过官方宣布,龙芯3A5000处理器正式发布。

  据龙芯中科官微介绍,龙芯3A5000处理器是首款采用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的处理器芯片。LoongArch基于龙芯二十年的CPU研制和生态建设积累,从顶层架构,到指令功能和ABI标准等,全部自主设计,不需国外授权,100%纯正的自研国产芯片。

   龙芯3A5000处理器主频最高可达到2.5GHz,拥有4个处理器核心。每个处理器核心都采用64位超标量GS464V自主微结构。仅就SPEC CPU2006的成绩来看,龙芯3A5000和AMD第一代锐龙、Intel 6代酷睿不相上下。

  较自家上一代龙芯3A4000处理器,在一定条件下,性能提升50%以上,功耗降低30%以上。三方测试中在GCC编译环境下运行SPEC CPU2006的定点、浮点单核Base分值均达到26分以上,四核分值达到80分以上。

  除此之外,龙芯中科还基于龙芯3A5000推出了新一代,全面满足云计算、数据中心对国产CPU的性能需求的龙芯3C5000L处理器。龙芯3C5000L通过封装集成了四个3A5000硅片,形成16核处理器。基于龙芯3C5000L的四路64核服务器整机的SPEC CPU2006性能分值可达900分以上。

  而且,产品代号将继续使用中国共产党重大 历史 事件命名。龙芯3A5000芯片代号为“KMYC70”,以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龙芯3C5000芯片代号为“CPC100”,以庆祝建党100周年。

  龙芯3A5000的发布,强有力地证明了,坚持 科技 自立自强,不能奢望引进国外技术是核心技术,走“市场带技术”的自力更生之路,而不是“市场换技术”的道路,自主研发CPU的性能完全可以超过引进技术的CPU,做到真正的中国“芯”!

   无论如何,国产CPU都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再也不是别人眼中的“换壳芯”了。从去年开始,中国的芯片产业链就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气象,攀升电脑期待更加强大的中国芯片投入实战,在此向中国的 科技 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高大上”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祁丰藏族乡多举措开展临时救助工作
返回顶部小火箭